第437章(第9頁)

說到底,還是因為儒家成了主流,道家被當權者摒棄從而沒落之後,才又多了個‘教’的稱謂。

這時代就沒有道教是道教、道家是道家的說法,亦如沒人會把佛教和佛家進行區分,且道佛兩家都還有諸多共通之處,甚至連儒家都有類似道佛的思想。

真要強行劃分,那些讀聖賢書的文人士子就是儒教了。

人們自動默認為道教就是道家,佛教就是佛家,事實也是如此。

隻不過‘佛’是出世,‘道’雖有時入世,但大多時候也是出世狀态,故才有了‘教’的說法。

之所以沒有儒教的說法,一是因為儒始終處于入世狀态,二是數量上實在過于龐大,真要以教自居,為帝王所不容。

李雪兒還好,因為李青的緣故,她對道家經典并不陌生。唐伯虎就不一樣了,他是根正苗紅的儒家一派,從小就苦讀儒家聖人經典,緻力于考取功名,幾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儒家學說,猛地一下接觸道家經典,立時驚為天人。

唐伯虎一邊翻閱經典,一邊驚歎連連,“先生,我能常來這裡嗎?”

“自然可以。”李青失笑打趣,“都這歲數了,還這般好學,咋,你要考研啊?”

“什麼考研?”

李青哈哈一笑,隻是道:“喜歡的話,一直泡在這裡都無妨,回頭我跟玉虛言語一聲便是。”

“嗯,多謝先生了。”唐伯虎樂呵呵點頭,手不釋卷。

李雪兒來這兒可不是學道家經典來的,難得唐伯虎又被拴住了,她更不能浪費光陰了。

“伯虎你好好讀書,我們就不打擾了。”說着,就拉上李青往外走,“帶我去山上逛逛。”

“别拽别拽……”李青無奈把手上的經典放在書架上,好笑道,“武當山你又不是第一次來了。”

“女兒家家多有不便嘛。”

孜孜不倦的唐伯虎百忙之中插了句:“你不算女兒家家了。”

李雪兒:(6107へ6107╬)“可我總是女子吧?”

“山上的女居士多了,也不見人家……”迎上李雪兒欲捶他的眼神,唐伯虎悻悻咽下後半段話,

忙清了清嗓子,挽救道:“先生,小姐,你們不用顧及我,快去吧。”

算你識相……李雪兒收回目光,道:“本就是來放松的,走走走……”

~

上山敬香的居士還沒來,武當衆弟子這個點也都在主道觀廣場做功課,偌大的武當山格外清淨。

臨近初夏的清晨,還透着涼意,呼吸着清新涼爽的空氣,整個人都神清氣爽。

“李青……那個,我還是叫你名字吧,以免讓人看出端倪。”李雪兒心虛的咕哝,“誰讓你說我是你朋友來着,朋友之間不都是叫名字嗎?你又沒有表字……”

“……行吧。”李青苦笑點頭,“明日起,我清晨就要給師弟們講經了,你自由發揮便是。”

李雪兒促狹一笑,輕快的問:“有多自由?”

“你想過過你大哥過過的生活都是可以的。”李青反問,“如此,可夠自由?”

“……我才不呢。”李雪兒哼了哼,歡快的說:“住在山上真不錯,連空氣都是甜的呢。”

這時,旁邊不遠處一道稚嫩的聲音響起:

“怕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