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4章(第8頁)

第33章

死道友不死貧道

朱祁錦對朱厚照極好,還給配備了馬車。

隻不過閑不住的朱厚照沒要馬夫,每次出門都是他趕馬車,他覺得帶着媳婦、兒子兜風很有成就感。

得知他這麼喜歡當司機,李青便如了他的意。

車内擺上冰桶,抓來朱厚照當馬夫。

“有沒有搞錯?太陽這麼大,你想熱死我啊!”

“不去,他日也别回去了。”

“……熱點也挺好,發發汗,能去濕氣。”朱厚照自我找補,“去農田是吧?駕……!”

~

一個時辰後,幾人走下馬車,目之所及,清一色的玉米地,玉米葉深綠,玉米杆粗壯結實,長勢不是一般的好。

朱婉清啧啧道:“這裡的莊稼比大明要好不少呢,比之大明的肥田也不遑多讓,真不敢相信,這是剛開墾出不久的農田,這要是配上新型肥料,那畝産……沒有大明雙倍,也差不了太多。”

短暫的歡喜之後,朱婉清又迅速冷靜下來,沉吟道:

“不過,大明太大了,真若遇上大事兒,就是全交趾的耕地加起來,也未必能解大明之危啊。”

“我的姑奶奶,豈不聞蒼蠅腿也是肉?”朱厚照嘿嘿道,“相比大明龐大的人口,開墾的這些荒地是不算什麼,可你若說整個交趾的耕地加起來,也不能解大明燃眉之急……雖不能說錯,卻也有失偏頗。”

李雪兒斜睨了大侄子一眼,“此話怎講?”

朱厚照指了指頭頂的太陽,道:“熱呀,這裡是真的熱,大多地方冬天都不結冰,水稻一年三熟,永樂米也能做到。反觀咱大明,北面有些地方,有些時候隻能種一季,這就是差距,此外,除了交趾,還有滿剌加,以及一衆小小國呢。

誰說大明之外的大明糧倉隻有交趾?準确說,處于這個氣候環境的地域,都可以是大明糧倉,視野要打開,格局也要打開……”

“說的頭頭是道,就是不學好。”李雪兒撇撇嘴,“光說不練假把式!”

朱厚照反唇相譏:“若我還是皇帝,你敢這般放肆?呵呵!你得跪着跟我說話!”

“你……”李雪兒看向李青,“你管不管?”

朱厚照也看向李青,道:“你這都看見了,首先,我沒惹她,其次,她先惹我。”

李青不予置評,也懶得搭理二人,朝朱婉清道,“這裡太曬,去地頭陰涼處坐會兒。”

“嗯。”

這大片大片的農田,瞧着十分治愈,一股熱浪襲來,呼呼啦啦響成一片,煞是好聽。

聯想到它們還會結出黃澄澄、金燦燦的玉米棒子,瞧着愈發順眼……

二人身後,姑侄倆吵個不停。

李雪兒:“我承認你有點東西,但不多。”

朱厚照:“巧了,我也這麼覺得。”

“好好好!”李雪兒道,“我問你,随着糧食增産,人口會不會随之增多?人口增多之後,可用來供給大明的份額又會有多少?你隻看到了表面,完全沒有看到深層原因!”

“啧啧啧,你能問出這個問題,足見你不了解政治,更不懂人心。”朱厚照哼道,“你這看似思慮深遠,其實打根兒上就錯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