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7章(第3頁)

“……”

楊廷和知道自己想退,必須要讓皇帝滿意,于是道:

“皇上選賢除了個别人外,都還是英明的,中肯的,不知皇上可是有……?”

跟聰明人打交道就是省心……朱厚熜暗贊了句,說道:“楊卿的辛苦朕看在眼裡,之前召張卿入閣也是想幫楊卿減輕負擔,不料,呵呵……,楊卿以為王守仁此人如何?”

楊廷和一驚:“皇上欲召王守仁入閣?”

“朕對王守仁并不算了解。”朱厚熜将決定權送給了楊廷和。

他确實不了解王守仁,甚至他都不确定,王守仁真入了閣會不會跟他一條心。

之所以召王守仁入閣,一是因為其長時間不在朝,與京官處于脫節狀态,不太可能一上來就跟他對着幹,且王守仁有足夠耀眼的政績,有資格入閣;

二是想要改制革新,必須要對地方時政、民情非常了解,這些可不是派些廠衛下去打探就能填補的,要在當地做過管理才行,而代天巡狩十餘年的王守仁是最适合的人選。

他這個欽差時間之長,涉足之廣,無人能出其右!

基于此,哪怕不确定王守仁是否會忠于自己,朱厚熜還是想啟用他。

當然了,當着楊廷和的面提出來,也是因為朱厚熜知道二人有矛盾。

如此,楊廷和同意的話,能方便未來改制革新。若楊廷和不同意,也能賣個人情堵他辭官的嘴,自己也能以不确定王守仁是否忠于自己為理由,自我安慰。

朱厚熜怡然自得的等待楊廷和的答案。

楊廷和沉吟良久,緩緩道:

“王守仁個人能力沒的說,于大明社稷有大功績,可封爵!”

進入勳貴體系,等于入閣無緣,這是不成文的規定。

内閣成立至今,也就李青一人打破過規矩而已!

楊廷和表明了态度,朱厚熜也予以尊重,同意了他的看法。

同時,也化解了楊廷和請辭!

可楊廷和不打算就此放棄,這個内閣首輔大學士,他現在真是夠夠的,看似風頭無兩,實則處處掣肘,

上有皇帝,下有百官,他心力交瘁!

“皇上,臣真幹不了多久了。”楊廷和認真道,“還請皇上選賢任能。”

怎麼又得了便宜還賣乖,沒完了是吧?朱厚熜有些不爽,淡淡道:“朕就中意張卿!”

“……好!”楊廷和悶聲道,“這件事臣不會再反對。”

朱厚熜神色略微緩和,道:“眼下朝局離不開先生,還請先生再幹兩年,朕明白你的難處,你也要……就算不體諒朕,也得顧全社稷吧?”

“就兩年!”朱厚熜保證,“兩年之後,朕讓你風風光光的衣錦還鄉。”

楊廷和心累點頭,語重心長道:

“皇上,恕臣鬥膽,曆史無數次證明一動不如一靜,頻繁折騰……沒什麼好處。先帝在位時是做了許多大事,可反噬一樣強烈,眼下朝局如此,也是基于正德一朝的因。”

朱厚熜卻不贊同。

合着我不僅要承受正德一朝的反噬,還不能有自己的主張了是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