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到底怎麼回事兒?
朱厚熜費解。
見皇帝沒那麼憤怒了,張永濃郁的驚懼得到緩解,腦袋瓜靈光起來,他突然一拍腦門,道:
“皇上,奴婢忽然記起一事,這事您當也有所耳聞過。”
朱厚熜目光從大典移開,看向他。
張永道:“永樂大典成書之後,曾經曆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大規模拓印,不僅大規模印刷,還大規模售賣,聽說……永樂大典的花費,靠賣印刷書都收回成本了呢。”
這個朱厚熜沒聽說過,不過他倒沒怎麼懷疑。
無他,永樂大典在民間真的流傳很廣,并不算特别稀有。
記得興王府的那幾冊典藏版永樂大典,都是父王從安陸州富紳手裡購買的……同樣的印刷體……跟這裡的大典如出一轍。
這個念頭升起之後,朱厚熜再看大典,猛然有種強烈的直覺——這就是同一批次的印刷書!
這麼看來,倒真怪不到張永頭上,可問題是……正本去哪兒了呢?
朱厚熜想不明白。
莫非大典真去了長陵?
這不太可能,這麼大的事,這麼多的書……就算實錄不記載,也不可能沒有丁點信息流傳下來。
太宗耗費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就為了給自己陪葬?
太宗那般雄才大略,豈會做這般小家子氣的事?
朱厚熜思忖良久,得出結論——大典确實丢了,
早就丢了!
“呼~張永。”
“奴婢在。”張永現在不慌了,“請皇上吩咐。”
“去,把那些奴婢叫來,問問他們平日是怎麼養護大典的。”朱厚熜要做最後确認。
“奴婢遵旨。”張永恭聲應是,轉身去了。
緊接着,他領着一衆太監進來,清了清嗓子,道:“咱家問你們話,當着皇上的面,哪個敢有絲毫隐瞞,全部殺頭!”
衆太監頓時噤若寒蟬,“公公請問。”
“你們平日怎麼對大典進行養護的?你,你來答話。”
“是,”被點名的太監顫顫巍巍道,“依照慣例,遇大晴天分批次晾曬大典,每逢初一,十五,全部檢查大典是否受潮、發黴、污損。”
張永又挑出一人,問:“你來回答,可有人來借閱大典?”
“沒有,奴婢十三歲入宮,一進宮就被安排到這兒來了,十多年過去,無一人來借閱。”
張永又指出一位年齡最長的太監,“你呢?”
“奴婢也未曾遇到過來借閱大典的人。”年長太監道,“奴婢剛接手那會兒,聽前輩說過,這個差事清閑的很,常年不來人……”
朱厚熜從一側書架走過來,揚了揚手中的大典,問:“難道你們都沒注意過,這大典的字體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