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接一個的大事件被以講故事的叙述方式展開,其中夾雜着大量的解析,雖是一家之言,卻針針見血,将政治講的透徹又鮮活。
文字通俗,辭藻亦不華麗,卻能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,邏輯鍊條太嚴謹了,嚴謹到根本不像是故事轶聞,而是切實發生過的……
一口氣讀到午膳時分,直到黃錦提醒該用膳了,朱厚熜這才從書本中掙脫出來。
“此書價值之高,猶在大典之上啊!”朱厚熜緩緩合上書,發出這樣的感慨。
黃錦笑着說:“再好看也不能當飯吃是不?”
朱厚熜斜睨了他一眼,轉而道:“群臣去藏書閣,反應如何?”
黃錦道:“大人們臉色不太好看,然後……堅稱永樂大典是在太宗遷都之後發生的火災中沒的。”
頓了頓,黃錦欽佩道:“皇上您真是神了,如何收場還真不用您費心,嗯……,大人們還是忠君的。”
“忠君?”朱厚熜笑了,“他們隻是為權力來源負責而已。”
黃錦讪讪賠笑,覺得這是主子猜忌心過重,不過用膳在即,他可不敢在這時候辯駁。
建議道:“皇上用過膳後再讀這《大明轶聞錄》吧。”
“嗯。”朱厚熜戀戀不舍地放下,自語道,“這部書的作者……到底是誰呢?”
黃錦随口說道:“不用想,肯定是見證過、亦或接觸過大明轶聞的人,一般人也寫不出這種能讓憲宗皇帝、孝宗皇帝、武宗皇帝,以及皇上您都推崇的書啊!”
朱厚熜一滞,倏地醍醐灌頂,驚喜道:“對啊,能接觸到大明轶聞的人,必定是絕對的政治中心人物,嗯……”
朱厚熜擡手拍了拍黃錦那胖大腦袋,哈哈笑道:“你這大腦袋還是有貨的,嗯,有了目标人群,再想找作者就不難了……”
他心情愉悅,“待會兒,遇到合口味的多吃一些。”
“謝皇上。”黃錦沒想到一句無心之語有這麼大效果,心下十分歡喜。
……
午膳後,朱厚熜又沉浸在了《大明轶聞錄》之中,一口氣讀到晚膳時分,随便吃了幾口,便再次研讀……
次日早朝。
朱厚熜頂着倆熊貓眼兒上朝,腦袋渾渾噩噩,整個人沒精打采。
不過,群臣可是相當精神。
朝會一開始,就對是否抄錄嘉靖副本進行‘友好’評判。
“皇上,大典雖不是正本,内容确實一般無二,何須在意形式?”
“皇上,重新抄錄永樂大典花費不菲,朝廷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,當物盡其用才是。
“皇上,國家财政取之于民,亦當用之于民,有這錢……減輕百姓賦稅不好嗎?”
這一通吵鬧,成功讓哈欠連連的朱厚熜有了精神。
“這個錢由内帑出。”朱厚熜哼道,“這額外的花費,朕節衣縮食省回來便是。”
不料,戶部尚書卻道:“内帑的錢,也是可以用之于民嘛。”
朱厚熜都驚呆了,一時間懷疑是自己聽錯了,“你剛說什麼?”
戶部尚書臉上一熱,悻悻道:“皇上仁德,然…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