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青爺,永樂大典正本……朝廷蓋棺定論,倒也不必過于憂心。”李浩倒上茶,推給李青。
李青端起啜了一口,平複了下情緒,沉靜道:“在存放永樂大典的地方發現大明轶聞錄,繼而又發現永樂大典正本遺失,換作你是皇帝,你會怎麼想?”
“我會……”李浩遲疑了下,“永樂大典被人偷了,大明轶聞錄是偷書人不小心落下的?”
“正常人的反應。”李青颔首。
李浩撓撓頭,道:“可朝廷對外已經公布,永樂大典正本早就損毀了……”
“這般說更多是出于朝廷體面的原因。”李青扶額歎息,“永樂大典正本的離奇消失,以及大明轶聞錄的匪夷所思,很難不讓人聯想……若小皇帝夠聰明,不排除……會發現我的秘密。”
“啊?”李浩驚悚,随即,又覺青爺小題大做,嗤笑道:“這怎麼可能?哪有人能這般聰明?”
李青瞥了他一眼,淡淡道:“不夠聰明的是你,莫要以己度人。”
李浩:“……”
“青爺,這就是你心虛而已,你說的那種情況根本不存在。”
“凡是存在,必有迹可循。”李青歎道,“隻要皇帝起了疑心,便能從過往找尋蛛絲馬迹,當太多的巧合彙集在一起時……就很容易推演出事實了。”
“這也太扯了吧?”李浩還是不相信,“别人不說,就說我吧,若不是直接得悉真相,我想破頭也想不到你的秘密。”
李青:“……有沒有可能是你笨?”
“傷自尊了啊!”李浩悶悶道,“青爺你聰明,不代表别人也聰明啊,多智近妖之人如鳳毛麟角。”
李青苦笑:“遠的就不說了,就說朱厚照吧,他就是靠已知的少許信息,推測出了我的秘密,還有你娘親……甚至你妹子都能察覺出異樣,進而求證出事實……,你還覺得皇帝沒察覺異樣?”
“唉…,我的那些事兒實錄有載,皇帝想刨根究底,會發現越來越多不合理的巧合。”李青籲了口氣,“我知道早晚有一天,我的秘密将無法隐瞞,我也做好了準備,甚至……未來我都打算不再隐藏,不過……”
李青微微歎息:“情況允許的話,我更想在嘉靖之後再暴露身份,而不是現在……”
李浩啞口無言。
好半晌,才道:“青爺,就算皇帝察覺出異常,正常來說也不會輕易聯想到長生。”
“别忘了,第一任永青侯可是張仙人的徒弟。”李青說。
“啊?這……”
李浩也不知該說啥好了。
“青爺,這隻是你的猜測而已,算不得準。”
李青苦笑:“你猜皇帝為何下旨讓你兒子守口如瓶?你猜皇帝為何嫌錢燙手?”
“這……”李浩失驚道,“青爺你是說……我兒子也知道了你的秘密?”
“這大概是沒有的,小皇帝不傻,不會不懂知情人越少越好的道理,之所以如此安排,大抵是為了麻痹我。”李青說。
李浩撓撓頭,咕哝道:“我還是覺得匪夷所思,你是不是太看得起他了?”
李青微微搖頭:“你是生意人,自然無法共情政治場頂層的思維,在内有太後,外有悍臣的情況下,小皇帝還能頂住壓力管自己爹娘叫爹娘,并自己拟定年号,足以證明他是個極為聰明的人。”
頓了頓,“事實上,年少聰明的不隻是他,朱厚照……包括你姥爺,我第二次入朝時你姥爺也才十三歲,可論聰明才智,完爆現在的你!”
李青淡淡道:“處在那個位子上,情勢會逼着你學習、進步、玩心眼兒……不能以年齡論長短。”
李浩苦笑道:“說了半天,就因為永樂大典跟大明轶聞錄放在一起,你就判斷他知道了你的秘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