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眼下大明确令我挂念,不過你放心,我人品如何不論,醫品還是有的,不會為了早日回大明,怠慢了你爺爺的身體狀況。”
“嗯,辛苦先生了。”
如今朱佑材沒了最初的局促,真正稱得上……不卑不亢。
“李家兼并這方面暫時沒辦法更進一步了。”朱佑材說,“非是我不願援助,若再打着漢王的名義,怕是滿剌加的國王會多心。”
李青笑笑:“很好了,下面交給李家便是。”
“不過,我可以為李家撐腰。”朱佑材補充說,“論國力,滿剌加是比不上交趾的,大明開海通商這麼多年下來,作為補給要地的交趾獲益匪淺。無論織造業,還是造船業,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,滿剌加是怕我們的,隻要李家不侵犯滿剌加王室,以及頂層人物的利益,我說話好使!”
李青微微點頭,道:“實不相瞞,你爺爺時日無多了,你可有信心治理?”
朱佑材撓撓頭:“照着爺爺做就是了,爺爺就是照着他爺爺做的,這麼多年了啥事兒沒有。”
李青:“……”
他倏地想起,當初他好似教過憨憨如何治理來着,難道這麼多年過去,憨憨這一脈還用着那時的治國理念?
“你可有想過……萬一老辦法不再适應當下,該當如何?”李青問。
“怎麼可能不适應?”朱佑材奇怪道,“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,爺爺他也是一闆一眼,都沒鬧出過大亂子……”
施呆政?
李青突然冒出這個詞兒,不過細一思量,卻覺得這沒什麼不好。
交趾不是大明,沒有大明的疆域,也沒有大明的人口,氣候宜人,莊稼豐收,何況,這還是大明海上貿易的一大中轉站……
想想确實挺适合搞呆政,就一招鮮吃遍天,真搞改革……未必能有當下好。
再說,就憨憨這一脈的智商……倒不是說傻,可的确不具備高超的政治智慧。
念及于此,李青改變口風,笑道:“常言道:一動不如一靜;照本宣科也挺好的,隻要好用,就是好國策。”
聞言,本就自信的朱佑材更覺心中有底了。
回到王府,李青問了朱祁錦治國理念的事,果不其然,就是當初自己說的那套。
李青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。
朱祁錦卻道:“爺爺他說過,大明的官員都是個頂個的人精,甚至妖孽,反觀交趾這裡,卻是傻的可愛,太高明的手段反而會适得其反,這幾闆斧足夠我用到死了。”
頓了頓,“現在看,到我孫子這都不過時,能用就先用着,哪天不夠用了……還請先生施以援手。”
“好!”
李青答應下來。
……
……
許是得益于交趾的氣候,朱祁錦的狀态并未随着冬季到來急轉直下,算是……穩定下滑,到了坐輪椅的程度。
不過,胃口還算不錯,心态也挺好,連帶着李青都輕松了不少。
臘月。
李雪兒又來交趾,稱君臣矛盾爆發,李家都下了場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