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5章(第7頁)

張璁接過話題,避重就輕道:“皇上身為朱家子孫,豈能坐視祖宗江山不顧?先帝溘然駕崩,大明搖搖欲墜,當此時也,皇上挺身而出,挽狂瀾既倒,扶大廈将傾……”

“張侍郎很喜歡搶話?”楊慎譏笑,“既如此,請正面回答!莫顧左右而言他?”

張璁一滞,反唇相譏:“本官可有說錯?請楊侍郎正面回答!”

“你……”楊慎到底沒遇到過挫折,見張璁如此胡攪蠻纏,當即就想甩他倆大嘴巴。

娘的,一到關鍵時刻就避重就輕,順帶捎上皇帝,簡直無賴!

趁着楊慎卡殼,張璁立時乘勝追擊,哼道:“第一,皇上繼承大統不為皇位,隻為祖宗江山;第二,先帝遺诏并未寫明要讓皇上繼孝宗嗣;第三……”

張璁戰術性的輕咳兩下,聲調陡然拔高:“張璁請問諸位大人,我大明可是以‘孝’治國?”

“有話直言便是,無需東拉西扯!”一尚書冷淡開口,難掩厭惡。

張璁恍若未覺,自問自答:“我大明以孝治國,難道在諸位眼中,皇上是個為了皇位,可以不認父親之人?”

難道不是?群臣鄙夷。

不過這話可不能公開說出來。

然,衆大佬圓滑,楊慎卻是氣盛。

急怒之下,他也沒了顧忌,冷哼道:“本官深知皇上仁孝,然,當初皇上已然認孝宗皇帝為皇考,卻……這有目共睹!”

朱厚熜頓時震怒!

這是事實不假,可你怎麼能說出來?

衆大佬沒楊慎這般豁得出去,可楊慎是他們推出來的,若就此賣了,且不說面子上過不去,這次大禮之議,也将處于絕對下風。

于是,衆口一詞:“天子金口玉言,豈可朝令夕改?”

朱厚熜惱羞成怒,卻不好親自下場,隻好看向為他辨經的大儒。

張璁思忖少頃,突然靈光一閃,得意笑道:“皇上那般?别人不知詳情,楊侍郎你怎會也不知?”

“什麼意思?”楊慎皺眉。

“權臣當道,帝國飄搖!”張璁淡淡道,“如此情況,還能如何?為的是大明的社稷,為的是祖宗的基業,一時的委屈退讓,換來的卻是穩定的朝局……”

頓了頓,“聖人雲:要盟也,神不聽!”

“這本就不作數,何來出爾反爾,何來朝令夕改?”張璁侃侃而言,舌燦蓮花……

楊慎炸了。

當子罵父,是為大辱,身為人子,豈可忍氣吞聲?

楊慎紅着眼‘噔噔噔’幾步上前,掄圓了胳膊就是一個大嘴巴!

“啪!”

大殿攏音,這聲脆響可謂是餘音繞梁,連綿不止……

“好樣的!”

“打得好!”

衆大佬精神大振,直呼解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