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0章(第8頁)

退一步說,哪怕不對小胖下手,再下一次,小胖也無法避免。

這是沒辦法的事。

按周禮,天子七廟,老朱立國之後改為天子九廟,定下祖宗禮法。

而且,神位就是祧走了,也同樣會接受供奉祭祀,隻是……

李青心中還是不舒服。

很不舒服……

第79章

楊慎評價朱厚熜

……

朱厚熜早早起床,焚香沐浴,更換新衣……

天微微亮,朱厚熜身着得體的明黃色龍袍,頭戴帝冠,英姿勃發地走出乾清宮。

張永、黃錦等一衆大太監見他出來,齊齊一禮,“奴婢參見吾皇萬歲。”

“嗯。”朱厚熜輕輕揮一揮衣袖,悠然道,“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到齊了?”

“回皇上,到齊有一會兒了。”

朱厚熜掃了眼左右,沒瞧見想見的人,疑惑的看向張永。

張永會意,解釋道:“李百戶在奉天殿廣場維持秩序呢。”

朱厚熜輕輕點頭,邁步走下台階……

~

太廟的起源是從商周開始的,起初稱大廟,後又稱高廟……最終演變成太廟……

古人極重孝道,猶以為天下萬民表率的皇家為甚。

基于此,曆代皇帝祭祀宗廟,都是個非常龐大且繁瑣的工程,因為每一個故去的神主,皇帝都要從頭到尾走一遍流程,一整個下來,通常要好多天才能完成。

随着王朝的發展,神主牌位會越來越多,祭祀宗廟的工程量也會越來越大,為避免影響國政,因此對太廟的神主數量才加以限制。

不然,皇帝光是祭祀一次,就要浪費許多時間。

饒是如此,祭祖仍不是個輕松活,通常來說,一次祭祖往往需要數日之久。

時至大明,這種情況才好起來。

這還多虧了朱元璋!

當初老朱建國之後,也遵循曆朝太廟制度,給自己的幾個祖宗單獨設廟,逐一祭祀,後來又覺着這麼整太浪費資源了,也給子孫增加了負擔,便從一人一廟改為一廟。

自德祖至仁祖集中供奉在一起,這一來,不僅省錢,也方便皇帝祭祀。

不過,朱元璋仍是對太廟神主數量做了限制,改為天子九廟,滿則祧。

祧廟又稱世廟,依舊享受後繼之君祭祀,隻是規格降了一個檔次,并非遺棄不管了。

時光荏苒,歲月變遷,時至今日,朱元璋建國時供奉的四位祖宗皆祧了出去,太廟供奉的神主牌位,皆是正兒八經的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