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1章(第2頁)

楊慎輕笑笑,問:“你現在是禦前紅人對吧?皇帝打算怎麼處置我當也有所預測是吧?你覺得……流放,亦或戍邊?”

“都有可能,流放的可能性更大。”李青歎道,“這次事件鬧得太大,皇帝沒辦法不計較。”

“我明白。”楊慎颔首,“我剛才那般評價他,非是因為他要治我的罪,生了這樣的事,換之任何一位皇帝都不會放過我,對這個我并無怨言,我隻是單純瞧不上他的行事作風而已。”

“……不死終有出頭日,希望你不要失去少時的理想,不為皇帝,為大明社稷,為聖人之言……”李青輕歎道,“先前已有了個唐解元,我是真不想再有一個楊狀元。”

“唐解元?”楊慎愣了下,随即恍然,“弘治朝科舉舞弊案的唐寅?”

“呃……是他。”

“聽家父說起過,他确實挺冤……”楊慎詫異,“這麼久遠的事你也知道?”

李青笑笑,說:“我是金陵人。”

楊慎釋然,轉而道:“如若閣下沒有聖意,還請回吧。”

“……”

李青知道,這個狀态下的楊慎,任憑自己說的天花亂墜,嘴皮子冒火,也不會有多大用,隻好暫時放棄。

“告辭!”

……

次日。

闊别已久的朝會重開,依舊是君明臣賢的和氣模樣,仿佛先前的不愉快從未發生,大臣正氣,皇帝開明……

隻是,雙方心中對彼此的隔閡更大了。

朱厚熜覺得群臣以勢欺人,群臣亦覺得皇帝以勢欺人,又當又立。

不過,雙方心理上都不認為是自己輸了,基于此,也都默契的不再舊事重提。

可對楊慎的處置,雙方一時間還未達成一緻。

群臣認為罰一年俸祿了事即可,朱厚熜卻以不臣之心為由要斬楊慎。

這明顯是先獅子大開口,給了砍價空間,可群臣卻并不想配合,一旦砍價,就等同于認可了皇帝的判罰。

隻是介于剛剛重歸于好,兩方都尚且克制……

可群臣也不是吃素的,大禮之議過去了可以按下不表,但張家兄弟之事卻不能就這麼算了。

張皇太後已然亮明了态度,那也沒什麼好客氣的了,文官看不慣外戚不是一天兩天了,如今大好機會,又豈能放過?

何況,這次還是皇帝主動挑起的……

“皇上,壽甯侯、建昌伯,魚肉百姓,侵占民田等諸多惡行,早已是公開的秘密,還請聖裁。”刑部尚書出班,道:

“臣不止收到一份狀告兩人的狀紙,還請皇上移交刑部,三司會審,如若事實不符,亦可還二人清白,亦能平息民間輿情,何樂不為?”

不可能不符,張家兄弟不法從弘治朝就開始了,中途間斷性的老實過,可一得勢便又恢複了跋扈姿态……

可以說,大半時間都在斂财。

當然了,張家兄弟如此狂悖,也是因為有一個皇後、皇太後的姐姐,且這個姐姐無限縱容。

有恃無恐,自然無所顧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