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4章(第4頁)

朱厚熜微微一笑,“願聞其詳!”

“除了白銀,百姓還可以用寶鈔交稅。”李青說道,“如若隻用白銀,長此以往下去,大明寶鈔的影響力則會持續走低,終有朝一日會被摒棄。”

頓了頓,“此外,若隻用白銀一項,那富紳必然大批量囤積白銀,時間一長白銀定然會不夠用,待到那時富紳便可以用白銀抄底……”

李青闡述完其中利害,道:“這樣做,也可以鞏固大明寶鈔的公信力,如若朝廷發行的寶鈔朝廷都不收,試問,百姓還會認寶鈔嗎?”

大明寶鈔的信用必須保住!

這是李青長久以來的堅持,不以任何事件而改變……

第90章

一條鞭法

“大明寶鈔的信用……”

朱厚熜一想到以後收稅,收上來的是大批大批的寶鈔,心中就有些不痛快。

相比之下,他還是更喜歡亮閃閃的銀子。

李青知道他的心思,也不意外他有如此想法,畢竟,大明皇帝普遍不懂經濟。

“皇上,你可以把大明寶鈔理解成一道保險!”李青說道,“縱觀曆朝曆代,幾乎全衰落于兼并,誠然,随着開海通商,數以萬萬計的海量白銀湧入我大明,可随着時代發展,财富最終會不可遏制的流向少部分群體,這個難以避免,多一種流通的貨币好處太大了……”

這番話,李青可謂是苦口婆心,沒有丁點彎彎繞。

“皇上何不想想,當初英宗、中宗、憲宗皇帝為何會不遺餘力的挽回寶鈔信用?”

朱厚熜沉吟了下,看向張璁,“張卿,你怎麼看?”

人家把英宗、中宗、憲宗都搬出來了,我還能咋說?張璁故作考慮一番,颔首道:

“李百戶這話确有一番道理。”

朱厚熜暗暗一歎,點頭道:“到時就将這個也加進去吧!”

“皇上英明!”

李青、張璁齊齊拱手。

朱厚熜笑笑道:“張卿你繼續!”

“是!”張璁拱了拱手,繼續闡述改革重點……

……

足足小半時辰後,張璁才口幹舌燥的停下。

李青歸納了下,說道:“此次改制革新,可分為三點,一,清丈土地,均衡百姓的賦稅壓力;二,限制稅吏苛擾百姓,使賦稅收取趨于平穩;三,以貨币代替實物,減少收稅過程損耗;主要就這麼多,對吧?”

“李百戶言簡意赅,鞭辟入裡。”張璁微笑颔首。

李青驚奇道:“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?”

“呃……也不全是。”張璁悻悻道,“這其中,多是以桂大學士的主張,本官加以潤色……當然了,這其中也有本官的心血。”

“這個桂大學士……可是名叫桂萼?”李青問。

之前大禮重議的時候,李青聽說過這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