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6章(第6頁)

“具體細化……終也不夠!”朱厚熜不為所動。

“到了那時,當官便不是唯一的出路了,百姓自會自發的投身其他行業。”李青道,“人才濟濟,國家才會興旺,人人愚昧,國家隻會死氣沉沉。”

“你太想當然了!”朱厚熜搖頭。

李青無奈歎息:“不是我想當然,而是你太在意自身利益了,你怕皇權受到沖擊,你怕百姓造你的反,僅此而已!”

“你……”朱厚熜羞惱道:“就算朕這樣想,又錯了嗎?列祖列宗傳下來的江山社稷,朕豈能懈怠?”

“……”

這次換李青無言以對了,客觀來說,他還真沒辦法說朱厚熜的不是,畢竟,這是個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時代。

李青隻好從其他方面入手,問:“你可知,曆代王朝被颠覆的根本原因是什麼?”

“是百姓活不下去之際,奮起反抗的結果!”李青說,“若元廷皇帝愛民如子,太祖又怎會起事?于百姓而言,隻要有飯吃,有衣穿,誰會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造反?”

李青苦口婆心:“然,再穩固的政權,再良好的制度,最終都會随着時間推移,走向無序的道路,這麼做是為了重整秩序……”

無奈,這次任憑李青如何分析利弊,朱厚熜卻是一個字也聽不進去。

無他,這次李青觸犯的是最核心的利益!

——皇權!

“朕願意相信先生是好心,可也……太天真了!”朱厚熜幽幽說,“朕可以答應先生一萬件事,唯獨這件……沒的商量!”

這麼看,我是挺天真的……李青心中自嘲,歎道:“那就先着力推行一條鞭法吧!按原計劃來,先讓利,再威懾,實在不行動用廷杖……”

言罷,起身就走。

朱厚熜連忙跟着起身,一把拽住李青衣袖,真誠道:“朕沒有責怪先生的意思,朕隻是不敢讓大明江山社稷擔丁點風險,先生勿要因此惱了朕。”

“嗯。”李青淡淡應了聲,撥開他手,轉頭離開……

其實,李青倒也沒有因此就痛恨朱厚熜,換之朱見深,亦或其他皇帝,怕也很難同意他的主張,這确實是在動搖皇權根本。

可問題是不如此,大明就沒辦法無疾而終了,更無法延續到後現代。

按照李青的設計,皇權的确會沒落,可卻不會很快消亡,相反,大明國祚隻會更長,如此做的目的隻是逐步解開封建……

可站在皇帝的立場上,是無法接受這一點的,因為在其認知中,解開封建就意味着王朝覆滅。

這非是皇帝愚蠢,而是受限于時代的局限性。

數千年來的愚民政策,早已深入統治階層的内心,被當權者奉為‘大道真理’,可卻将開民智視作洪水猛獸。

殊不知,這根本就是在不斷重複錯誤,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?

奈何,這個道理很難讓皇帝明白,就好比……你沒辦法讓一個沒吃過飽飯的人,去理解飽腹是什麼感覺。

“唉,到底該從哪方面入手才好呢?”

李青頭疼。

難道再把朱厚照換回來?

這個念頭隻存在一瞬,便被李青放棄了。

真要這麼做,不說能不能按自己的預想發展,朱厚照絕對要瘋,且大概率會起大亂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