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盛況,比之昔日李青在武當山講經,有過之無不及。
王守仁面龐黝黑,已顯老相,汗水流進溝壑,在陽光的映襯下亮閃閃的,有些刺眼……
“吾性自足,不假外求;是為當面對各種各樣的事物時,多以取決于自己的内心構建起來的人生觀念,價值取向。聖人雲:上善若水。水可為甘露,亦可為洪災,好人可飲,壞人亦可飲……”
台上,王守仁孜孜不倦,台下,人群寂靜,有人皺眉思考,有人提筆書寫。
許久,
王守仁告一段落,有人提問:
“陽明先生,上善無善惡之别,可謂無善無惡心之體?如若人心也無善惡,是否……心學也無善惡?”
王守仁微微一笑,道:“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意之動,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是格物。這是四句話,也是一段話。”
“無善無惡心之體,是為一種狀态,而非心學核心。”王守仁啜了口茶,耐心道,“方才之言,不過是對第一句的诠釋,我們繼續第二句……”
“佛語有雲:起心動念,驚起十方鬼神。意為人一動念,心也随之而動,同時,也有了善惡之分,是為,有善有惡意之動,是以,才有了知善知惡是良知。”
“何為知善知惡?其實很簡單!做了好事,感到愉悅、滿足;做了壞事,感到心虛、惶恐;如此,便有了第四句,為善去惡是格物。”
王守仁說:“知道了什麼是善,什麼是惡,選擇善,放棄惡,便是聖人之言中的格物,所謂修心,便是如此……”
突然,王守仁的神色空前嚴肅,以至于人群靜的落針可聞。
衆人還是第一次見陽明先生這般,不由得屏息凝神。
所有人都意識到,接下來的話至關重要。
果然,
陽明先生深吸一口氣之後,正色道:“我接下來的話,希望喜歡心學的諸位,牢記!”
遠處的李青,也不禁調動真氣,認真聆聽。
隻聽小雲空前認真的說:
“心學是以儒學為主,以禅宗、道學為輔的學說,故此,心學并不排斥儒學,學心學之前,務必要先學好儒學,如若不顧儒學禮法,隻一味大談心學,隻會誤入歧途。”
“修身、治國、齊家、平天下;這是儒學核心思想,亦是心學的必修課!”王守仁道,“心學并非獨樹一幟,并非技高一籌,更不是走上世俗成功的學說……”
“啪啪啪啪啪……”
李青撫掌。
受其影響,很快掌聲雷動,久久無法平息。
王守仁擡頭望了望天上大日,見正值當空,已是正午,便道:
“今日就先到這兒吧!”
衆人緩緩起身,作揖……
王守仁沒把自己當夫子,便也随之還了一禮。
少頃,人頭攢動,密密麻麻的人群開始散去。
王守仁沒急着走,隻是悠閑品茶,緩解喉頭幹澀。他都是待人散盡,最後一個離開學塾。
許久許久,學塾清靜下來,王守仁這才動身往外走,然,沒走兩步,卻倏地頓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