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2章(第6頁)

頓了下,“李國師有句話說的很對,這個兒子,早晚會害了我。”

歐陽氏凄涼道:“可咱就這麼一個兒子啊!”

“隻是關三年而已,又不是要了他的命,真讓他逃過一劫就是為他好?”嚴嵩冷笑道,“慈母向來多敗兒,這個道理你當明白。”

歐陽氏默然。

良久,

“夫君你今日在京師大街那般言語,終究是欠妥當,你丢了面子不要緊,朝廷體面何在?還有,你這麼一搞,無形中剝奪了别人的隐形特權,若是别的大人家中子弟也犯了同樣的錯誤,有前車之鑒,皇上不想罰也得罰了啊。”

歐陽氏苦歎道:“法理面前,那些人無法挑皇上的理兒,可對你……”

嚴嵩忽的笑了。

“妾說的不對?”

“對,很對。”嚴嵩颔首道,“不過,你看得還是太淺了,可知‘民心可用’?”

歐陽氏微微蹙眉,緩緩道:“妾雖是婦道人家,但夫君為官這麼多年,耳濡目染之下,也對權力場有了一定認識,妾不覺得廟堂之上的大老爺,真的會在乎一些個小民的私下議論。”

“誰說民意是指百姓了?”

“那是……?”

“翰林院、國子監、言官……這些個道德楷模,他們代表的才是‘民意’。”

“啊?這……”歐陽氏喃喃道,“夫君你不是說,這類群體有相當一部分已然成了朝堂公卿的喉舌了?”

嚴嵩不否認,笑笑道:“常言說,在其位,謀其政。這些個人必須牢牢占據道德高地,這是他們‘生存’的根本,充當喉舌當然可以,卻必須要建立在不失理法的前提下。”

頓了下,“再者說了,我大明的官員,還沒爛到丢掉牌坊做婊子的份兒上呢,官場黑暗渾濁不假,可官場到底是官場,不是土匪流氓。”

說罷,嚴嵩又在心裡補了句:不過個别時候,可能會比土匪流氓更不堪。

嚴嵩緩緩起身,道:“這件事看似平常,實則極具兇險。不過經我在皇宮、連家屯兒、大街上一通運作,當下已然有驚無險的度過去了,嚴世蕃死不了,我也不會被‘犧牲掉’,至于預想中的晉升會不會照舊,就隻能看天意了。”

“可是……”

“沒什麼可是的。”嚴嵩淡然道,“犯了錯要認罰,跌了跟頭要認栽,隻會走順風路的人是走不長遠的。”

歐陽氏忍不住起身說:“高祖他老人家就是對的嗎?”

“自然有不對的地方。”嚴嵩實話實說,“所以他老人家終其一生,也隻能做到布政使,而我……我更懂得權衡利弊,順勢而為,侍郎,絕不是我的終點。”

嚴嵩轉身往外走。

歐陽氏追喊道:“虎毒尚不食子,他可是你的兒子啊!”

嚴嵩步子頓了下,接着,繼續往外走,“死不了!”

“你要去哪兒?”

“在其位,謀其政,我去衙門。”嚴嵩步子不停,“食着朝廷俸祿,自然要盡應盡的職責。”

歐陽氏張了張嘴,卻沒勇氣追上,隻得頹然坐回椅上,滿心慘然……

~

這場風波很快就成席卷之勢,在京城傳揚開來,造成的影響不可謂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