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邊,黃錦又傻眼了。
不是說正統嗎,咋又扯到洪武、永樂兩朝了,難道李青……嘶,好像,好像洪武朝也有個叫李青的……
黃錦猛吸涼氣。
君臣二人都有種溫度上漲的感覺了。
李浩恭聲說:“大明何止李家一家,不止商紳,百姓日子亦是越過越好,仰仗列祖列宗,仰仗皇上聖明……”
巴拉巴拉……
千穿萬穿,馬屁不穿。
明知是拍馬屁,可架不住聽了就是開心啊,不然,阿谀奉承也不會經久不衰了。
朱厚熜笑意更濃,卻也沒有沉浸在馬屁中,待李浩拍完,便進入正題。
“建立商會這項國策,還是國師提出來的,不僅是為了持續興盛工商業,也是為了加以管控商紳因急功好利導緻目光短淺,做出那撿芝麻,丢西瓜的行為。”
“國師英明,皇上聖明!”李浩恭聲說。
朱厚熜見李浩不接招,不禁有些無奈,可随即想到李浩又不是李青,在爺爺那裡束手束腳,到了孫子這兒,則完全不用這般。
“李卿不是外人,朕有話也就直說了。”
“……皇上請說,臣洗耳恭聽。”
朱厚熜凝重道:“權力場有個成語叫‘尾大不掉’,換之商場,亦然。就拿李家來說,如今已是江南,乃至大明首富,其一舉一動都高度影響着數以萬計的百姓。當然了,李家遵紀守法,足額納稅,對待工人亦是厚道,且一直為朝廷盡忠,又樂善好施……”
李浩安靜聽着,絲毫沒有感到開心,先揚後抑的語言藝術他當然明白,知道接下來的‘但是’,才是重中之重。
果然,
“然而,要是靠個人品德便能興國安邦,那要制度、律法又有何用?一個國家豈能寄希望于個人品格?李卿以為然否?”
“皇上聖明!”
朱厚熜含笑點頭:“當然了,朕可不是針對李家,更不是信不過李卿你,隻是為了防患于未然,更是為了李家的長遠發展。”
“皇上苦心,臣銘感五内。”李浩知道左右逃脫不了,幹脆直言道,“請皇上示下。”
朱厚熜滿意的點點頭,笑道:“愛卿既如此通情達理,那朕也快人快語了。”
頓了下,朱厚熜直勾勾的盯着李浩,目光灼灼,“朕希望李家每年呈送一份‘賬本’進京,也好讓朕做到心中有數,愛卿可願?”
“當然!”李浩拱手稱是。
“自嘉靖七年,臣會詳細記錄并整理李家在大明的經營狀況,于每年年底呈送進京,供皇上閱覽,如此……可好?”
“甚好,甚好。”朱厚熜并未注意到‘大明的經營’背後涵義,見李浩這般上道,他自是喜悅非常,不過,還是以玩笑口吻打了補丁,“朕可是會着人去核查的哦。”
李浩:“應該的,應該的……”
頓了下,“恕臣鬥膽,經商一道龐雜無比,若是事事請示朝廷……臣倒沒什麼,主要是怕分散了朝廷精力。”
朱厚熜明白話中意思,他也不敢過于欺負人了,于是笑呵呵道:“愛卿放心,朕不會事事指點,當然,朕若指點,愛卿也當重視才是。”
李浩連忙正色道:“為人臣者,豈有不尊皇命之理?”
“哈哈哈……愛卿深明大義。”朱厚熜更是開心,朝一邊黃錦道,“快去,吩咐禦膳房,弄一桌酒宴過來,朕要和李卿暢飲幾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