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終,
還是以李青的底線為底線。
朱厚熜很不爽,卻不得不接受。
“隻希望先生能多體諒一下朕。”
“你不負大明,我不負你。”
“好!”朱厚熜擡起手掌,“一言為定!”
“一言為定!”李青擡手與他擊掌。
朱厚熜有政治眼光,亦有政治智慧、手腕,隻要他肯幹,肯端正态度,他是可以做一個好皇帝的。這點,李青看得明白,也不懷疑。
因為朱厚熜缺的從不是能力。
話已說定,朱厚熜便也不再失落,與李青有說有笑;伸手不打笑臉人,況且小皇帝真的在轉變,李青也不好臭着一張臉;姑且算得上談笑風生。
酒菜送來,邊吃邊談,一邊,黃錦小眼睛都找不見了。
…
下午,文華殿。
對這次李青的回歸,内閣不再惱火,反而有些開心。
閣部之争的勝負,李青有能力決定天平往哪一邊傾斜。
李青倒也沒有藏掖,直言不諱的表示,自己會支持内閣。
這麼多年權力演變的結果,不能輕易推翻,推翻又将陷入新一輪的争權、内耗,眼下大明正值發展之際,資本也度過了萌芽階段,必須要确定權力場的大小王才行。
淺聊了一陣兒,李青單獨叫上張璁去了國師殿。
二人相對而坐,心平氣和。
李青:“可否直言?”
張璁:“自無不可。”
“嗯,開始吧。”
張璁整理了下思路,說道:“到了我這種高度,有些事明知不讨喜,明知遭人诟病,也要去做,不得不做。六部官員彈劾我專權,彈劾我結黨,倒不為錯,可問題是……不如此,我的話便沒了公信力,我的主張也會成為空談。”
“就拿這次皇上改動禮制來說,其實,皇上并非為改制,群臣也知皇上為何如此,我更知道。”張璁苦笑道,“可我這個靠着媚上得以晉升的人,如今卻反對皇上的主張……何也?真就隻是因為皇上對我有情緒?”
李青眼眸眨動了下,道:“因為反對的力量更大,你需要這部分力量,來實現政治抱負的同時,也能讓皇帝不得不妥協,繼續用你。”
“與李國師談心,當真是一大快事。”張璁有些感動,歎道,“實不相瞞,我這樣做還有一個用意。”
“趁着皇帝對你還隻是厭煩,不是痛恨,賭上一把,要麼留,要麼走?”
張璁啞然半晌,苦笑道:“先生真乃神人也。”
李青笑了笑,又重新梳理了一下,說道:“你之苦衷我明白,你之行為我亦能理解,你之政治主張,我更是深表贊同。”
“你肯開誠布公,我也給你透個底。”李青籲了口氣,正色道,“放手去幹,不要被影響,更不要放棄政治理想,皇帝那邊我會幫你!”
張璁欲言又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