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門不問理由,緩緩點頭:“大師兄是要師弟代為選拔?”
“嗯。”李青籲了口氣,愧然歎道,“這些年多虧你、玉玄、玉真,武當才得以有今日,我這個大師兄,實在不稱職啊。”
掌門輕笑道:“大師兄切莫如此說,若非你當初制定的發展路線,以及請龍虎、全真,來此論道,打響了武當山名氣,武當何以有今日?”
頓了下,他認真說道:“既然大師兄的路不在武當,還請不要在衆師弟面前暴露這不老秘密,否則,隻怕會影響他們的心境!”
李青點頭:“這是自然,以後暴露,也隻會在選出的衆師弟中暴露。”
連堂堂武當掌門,見了他的真面目都如此失态,何況旁人?
李青很慶幸自己沒有冒失,直接以真面目示人。
掌門緩緩放松下來,問道:“大師兄需要多少人,什麼時候用?”
“人數不用太多,一百人足矣,當然了,多一些,少一些都可以,還是那句話,甯缺毋濫。”李青說道,“至于時限,這個不急,你慢慢選。”
“大師兄還是給個時限吧,我好有準備。”掌門說。
李青想了想,道:“以五年為限吧,你心裡有數即可,不要讓選中的人知道自己選中了,讓他們保持平常心便可,屆時,我會再進行一遍篩選。”
“好,師弟記下了。”
……
聊完正事,李青又指點了下這時任武當掌門的修行,不為别的,單就是‘武當掌門’四個字,也不能寒酸了不是?
掌門到底是掌門,不僅一點就透,且心境十分豁達,過渡完最初的震驚之後,表現一直十分得體,并沒有因李青長生不老,就生出‘當如是也’的念頭。
從始至終,都沒問李青長生之法,連旁敲側擊的讨教養生之道都沒有。
其實,也的确沒必要問。
關于養生一道,小老頭留下的那些典籍、心得,李青早已毫無保留的書寫成冊,留在了武當山。
可養生就隻是養生,與長生并沒有絕對關系。
張邋遢能長生,是因為太過驚才絕豔,李青能長生,則是因為時間長河遺忘了他。
說到底,還是在個人。
就拿劉健來說,又是寒窗苦讀,又是苦心仕途,又是浸淫權術,又是勞于政務,這麼高強度的人生履曆,非但沒有早逝,反而壽祿極高。
九十歲的高齡,天子一旨诏令,立馬就能回京就任。
論超長待機,便是武當山上的這些修道之士,又有誰能比得?
玉真、玉玄,亦不及矣。
有的人榮華富貴,人生卻是早早結束,有的人朝不保夕,卻能活到七老八十。
人常說,萬般皆是命。
話雖武斷,卻非是沒有道理。
走出靜室的李青,又恢複了中年人的模樣,去看了道九。
當年的道字九人中最小的一個,如今也過了花甲之年,身子骨不算硬朗,可到底有真氣傍身,沒病沒災,還算健康,心态也挺好。
李青與他聊了許久,說起往昔,感歎歲月不饒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