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顆心,七上八下……
一路上,海瑞隻覺好多人都在瞅他背上的包袱。
還好,有驚無險的出了縣城,沒出丁點意外。
走到無人處,海瑞這才長長松了口氣,語氣難免有些埋怨,“李公子你可真是……心大。”
“不心大不成啊。”李青歎道,“不心大,我早就累死了。”
“……你現在就不累?”
“這算什麼擔子……”李青好笑搖頭,“算了,等你以後做了官,做了大官,知道了我……呃,就知道我話中意思了。”
海瑞有些莫名其妙,隻當他是逞強,說道:“我幫你背一會兒吧,這一路可不近呢。”
“别了吧,你這瘦不拉幾的,回頭再給閃了腰,既讓你母親心疼,又耽誤學業。”李青笑言,“正所謂,窮文富武。我呀,可是個練家子呢。”
這話說的……
海瑞都有種怼他的沖動了,不過,看李青的确是臉不紅,氣不喘,好似背着一團棉花一樣,全然沒有疲累的姿态,便強給咽下了。
一張臉都快擰成了麻花。
李青瞧着好笑,卻不好再逗他,問道:“我瞧你們這裡物價都挺便宜的,一日十兩,是不是有點高?”
“何止是高?簡直離譜!”海瑞似是終于有了宣洩點,一向話不多的他,這會兒都快成話痨了,“一月十兩都富裕。”
“一月十兩……”李青蹙眉道,“人家到底是舉人,太少的話,保不齊質量會下降。人常說,一分價錢一分貨,錯過一次鄉試,可就要多等三年。一寸光陰一寸金啊。”
李青說:“便是一日十兩,百日下來,也足夠你們熟悉鄉試,以及如何作文章容易出成績這些,說白了,這些更多是為了給你們漲漲經驗。”
海瑞說:“大明的舉人是具備做官的資格,可無法與進士相比,等個數年,十數年都不定能做上個知縣,再說,一日十二個時辰,隻占用兩個時辰,這個價錢真不少了。”
“不會影響人家的教學質量?”
“不會!”海瑞說的認真。
見狀,李青也不再多慮,雖說剛相識,不過聽其言,觀其行,怎麼也不像是個敷衍之人。
李青沉吟了下,“有資源的話,就多請幾個,如果能請到進士,就更好了。”
“沒必要請進士。”海瑞說,“我的那些同窗,多半連秀才都不是,請進士太浪費了,沒多大幫助,李公子若執意資助這麼多錢,我想,花在擴建學塾更好,錢嘛,花在刀刃上才值得。”
他笑着說:“能讀上書的人越多,考中功名的可能就更大,如此,才不枉李公子的資助不是?”
李青點點頭,“我對此地的風土人情,幾乎不了解,你看着辦吧,如何花銷,你自己拿主意。”
“李公子急着走?”海瑞有些緊張的問。
“不急。”李青說道,“這才剛過完年,此地,也算是我的目的地,我會待到入冬前。”
“那就好,”海瑞放松下來,說道,“如此,每一筆預算花銷,我也好跟你說明情況,征求你的意見。”
“不用這麼麻煩。”李青搖頭道,“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,我相信教育學生不做‘鄉願’的老先生眼光,也相信喊出‘甯作農夫,不做鄉願’的你,可能你覺得這數額很大,可對我而言,真就隻是小錢而已,不必過于介懷。”
頓了下,“我雖不再繼續南遊,可也不會一直待在這一小片地方,接下來,還會去其他地方。”
“這樣啊……”
海瑞沉吟了下,“那我隻能将花費記錄在冊,屆時,給你過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