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6章(第8頁)

李青微笑道:“眼下這蒸汽船還不夠完善,無法航行太遠,目前李家、朝廷,都在積極攻克難題,相信在不久的将來,續航定能再上層樓,真正意義上取代傳統貨船。”

朱佑材含笑點頭,故意大聲問道:“交趾與大明素來交好,想來這蒸汽船,未來大明也不會吝啬了?”

李青配合說道:“現階段,大明自己内部都還沒有普及呢,如此,還不足以彰顯大明對交趾的厚愛?”

這一番話落入衆人耳中,自是歡喜非常。

金陵李家是商業巨無霸,卻不是純粹的商賈,不說永青侯,單是‘江南水師總兵官’就不容小觑,實實在在的兵權,又與海上貿易息息相關,怕是在大明朝廷,也無人敢輕視金陵李家。

财富,地位,權力……種種條件加持下。

說出來的話,自然是分量十足。

換一個人說這番話,他們隻會一笑置之,可李家人說出來,沒人懷疑。

大明皇帝為了專利技術,專程下江南,親自到訪李家……這些不是什麼秘密,早已通過海商傳了過來。

李家和大明皇帝乃至朝廷,關系還會差了嗎?

念及于此,這些人自動腦補成,這些都是大明朝廷的意思了。

一時間,看向李青的眼神愈發熱絡。

海風徐徐,碧波翻湧,衆人望着無垠大海,時不時回頭瞅一眼蒸汽船,眉頭舒展,心情愉悅……

~

小院兒,樹蔭下。

李青、朱佑材相對而坐。

“如何?”

“衆志成城。”朱佑材滿臉興奮之色,振奮道,“比預估的還要好上許多,今後我的權柄将超越高祖、爺爺!”

李青笑着說:“青出于藍而勝于藍,他們泉下有知,定也欣慰。”

朱佑材本想謙虛兩句,卻又覺得‘青’字可能有深意,保不齊是李先生自誇,索性也就接受了褒獎。

“開采煤炭随時可以。”朱佑材不是彎彎繞的性子,更是有恩必報,爽快的說,“需要多大規模,先生你說個數。”

李青失笑道:“沒有具體數目,這得看你們能開采多少。”

“先生的意思是……?”

李青:“能開多少開多少,總之不會浪費掉就是了。”

朱佑材沉吟道:“大明的蒸汽船何時能正式投入使用?”

“不會太久了。”李青說道,“去遙遠的西方諸國,現階段而言确實很難,可來交趾并不難,隻需要在離交趾較近的區域,建立燃料補給站即可。如若交趾能提供足夠使用的煤炭作為燃料,那麼之後去滿剌加等小國,也就逐漸順理成章了。”

頓了下,“當然了,蒸汽機本身還需要再精進一些才行,這個并不是很難,畢竟,大明人才濟濟,如今朝廷也參與了進來,想來不用太久。”

李青說道:“煤炭開采出來,無論是未來你用,還是賣與大明,于你來說都沒有壞處,不是嗎?”

朱佑材遲疑着說:“那我就大力開采?”

“放心幹便是。”李青微笑點頭,“絕吃不了虧,隻會是多勞多得。”

頓了下,“咱們又不是一錘子買賣,之後我每隔數年都會再來一次,加上你高祖,你爺爺的關系,你又有什麼好顧慮的?甩開膀子去幹,真若賠了,李家為你兜底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