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3章(第6頁)

“當然可以啊。”李青做洗耳恭聽狀。

夏言深吸一口氣,強抑住憤怒心情,說道:“我大明官吏總數不過十數萬,我大明人口多少?沒有那麼多的官職安排,卻讓那麼多人讀書……且不說朝廷投入的海量财力、人力,如此,除了讓江山不穩,不會有任何成果!”

“我不反對朝廷施恩,可這種做法,實在有失妥當。”夏言沉聲道,“有這麼多錢,用以貼補百姓不好嗎?比如賦稅減免,比如修路架橋……于百姓而言,這才是實惠。”

李青氣笑道: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。這個道理你都不懂?十年寒窗苦讀,你讀的啥啊?”

“你……言語粗鄙,有辱斯文,有辱斯文……”

“我這人說話就這樣,真不是沖你。”

如果三劍客在場,哪怕嚴嵩在場,都隻會大點其頭。絕不會如夏言這般憤怒。

“夏蟲不可語冰!”夏言拍桌而起,不打算跟李青談了。

李青:“如何?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的滋味,不好受吧?”

夏言憤怒道:“你故意如此,對吧?”

“是!”李青坦然承認,“可你有無想過,朝廷對百姓也是有理說不清?如若百姓知道‘其二’,朝廷的溝通成本會不會大大降低?

你沒有想過,你們都沒想過,你們隻會統稱他們為刁民。

曆朝曆代,皇帝的能力有強有弱,有英明的,有昏庸的……可有一個道理,大家都明白。

那就是真要讓百姓活不下去了,王朝基本也走到盡頭了。

曆任皇帝都會想辦法,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,可鮮有成功過,何也?”

李青自問自答:“就是因為百姓愚昧,認知低下導緻他們短視。朝廷改革是為王朝續命不假,可本質上還是為了讓百姓能活下去,不造反。可但凡改革,都會觸犯既得利益者的權益。”

李青歎道:“當此時也,這些人隻需拿出一丁點好處,便可以輕松裹挾百姓,對抗朝廷國策。到頭來,讓百姓活不下去的相當一部分原因,就是他們自己的短視……”

“可憐嗎?可憐!”

李青苦澀道,“可朝廷上下卻隻會覺得可恨,少不得還會罵上一句‘窮山惡水出刁民’……”

“皇權不下鄉,非不願也,實不能也。”李青說道,“事實上,就連縣一級,就連那些個縣老爺,都需要仰仗當地鄉紳來治理轄區,朝廷一項惠民國策,真正落到百姓手裡的有多少?”

夏言欲言又止,終是沉默。

李青繼續說:“當這些個既得利益者,越來越強大,裹挾的百姓越來越多,朝廷便不得不向其妥協,漸漸地,朝廷隻能不斷讓利,以求這些人不要鬧事。我問你,利從何來?”

夏言心情沉重,艱難吐出兩個字:

“百姓!”

“是啊,百姓……”李青歎道,“王朝到了最後,都是朝廷聯合地方,上下其手搜刮民脂民膏,使得百姓不得不反。可曆代亡國之君都是傻子?非也,隻是不這樣做,亡的更快。”

“石人一隻眼,挑動黃河天下反。”李青苦笑說,“元順帝若想亡國,何須治理黃河?然,治理黃河明明是一項好國策,為何會成為催命符?”

夏言默然。

“還有問題嗎?”李青問。

夏言張了張嘴,自嘲道:“原來……我才是兵。”

李青不置可否,隻是歎道:“讓你一人明白,都要費這一番口舌,讓天下既得利益者明白……根本做不到。”

夏言深以為然地點點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