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厚照不滿:“說他就說他,别帶上我。”
“你也不是啥好東西,”李青冷笑,“連皇位都可予人,就别大哥笑話二弟了。”
“至少我不招你煩吧?”
“……有時候,你是真欠揍。”
“行了,眼下局勢一片大好,為這個,也得走一個。”朱厚照轉移話題,舉杯道,“這一杯,敬大明前國師。”
李浩跟着舉杯,笑呵呵道:“青爺,祝你擺脫了那個煩人精。”
“還是你們叔侄安逸……”李青好笑舉杯,“大明的叔侄關系,就靠你倆了。”
“俺們……”
叔侄對視一眼,異口同聲,“可俺們是表的啊。”
李青:“……”
~
小雪兒去了海外,她不在,叔侄倆可算是沒了束縛,拉着李青聽曲兒,聽戲,開挖掘機……
其實,男人的愛好也就這麼點兒。
李青這個國師,對京中官員來說,可謂是生死大敵,可對南直隸的官員來說,卻是隻聞其名,不見其人。
以緻于李青去龍江船廠都還要借李浩的光,不過這樣也好,省去了諸多麻煩。
李家提供人才、技術,朝廷負責資源傾斜,統籌調度,蒸汽機的研發進度飛快,已到了可以廣泛應用的階段。
隻是燃料補給站還沒整個完善,故才沒有投入使用。
目前正在不厭其煩的測試穩定性……
除了内閣之外,京師的那一套班底,南直隸都有,行政權也有,在京師幹預不多的情況下,龍江船廠被運營的極好。
随着朱棣遷都,開海通商,江南工商業的興起,南直隸逐漸開始往‘财’上發展。
這些個官老爺們對商業的發展很是重視,也會在權力範圍内,給予商業一定的支持,使得江南工商業更一步興旺。
這其中,有官商之間不為人知的勾當,也有六部官員抱着撈油水的打算,可也實實在在的造就了工商業的飛速發展……
蛋糕越做越大,百姓也得了很大實惠。
官員有了動力,自然更賣力的做,百姓口袋有盈餘了,也舍得改善生活品質,又進一步帶動了經濟……
你好,我好,大家好。
各行各業都處在上升期,加之不斷地良性循環,風氣不是一般的和諧,甚至有了‘小資’經濟的苗頭。
一些附加值高的商品,逐漸被更多的人追捧……
這是好事,也不全是好事。
當大明走興盛工商業這條路時,就注定了會出現這種社會現象,哪怕李青這個始作俑者的意志,也無法改變這一現象。
“青爺。”
“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