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非也,是夏首輔沒吃過生活的苦。”嚴嵩說道,“夏首輔可知在我家鄉,哪種調味品最受百姓青睐?”
“鹽?”
“辣椒!”
夏言氣郁:“辣椒是調味品?”
“于多數百姓而言就是。”嚴嵩說道,“大明百姓足食不假,可單一的食物吃多了總會膩歪,辣椒可以很好的将吃膩的食物哄進腹中。”
夏言皺眉道:“你家鄉雖也處江南,可遠無法跟江浙相比,不能以偏概全。”
“不錯,所以下官才建議用細糧摻粗糧,而非用辣椒哄騙味蕾。”嚴嵩看向朱厚熜,拱手道,
“皇上,臣建議朝廷當主動幹預主糧的成分構成,盡可能的讓百姓多攝入粗糧!這不僅是為了給工商業讓步,也是為糧食安全做保障!”
朱厚熜大點其頭:“嚴愛卿此言甚有道理。”
見夏言還欲再辯,朱厚熜擡手下壓,說道:
“縱觀我大明立國至今,氣候環境一直在變化,總體走低,之所以人口不降反增,多賴于永樂米、永樂豆、宣德薯等農作物的引進,才得以如此。”
頓了下,“此外,近些年,由于金陵李家研制的肥料廣泛應用,也使得糧食産量又漲了不少,可随着時間推移,畝産會逐漸的小幅度減少,幾乎是必然。”
朱厚熜沉聲說道:“朝廷必須幹預百姓攝入的糧食比例,讓粗糧比例占大頭,如此,才能避免糧食危機。”
衆人思忖一番之後,拱手附和。
夏言皺眉道:“皇上,非是臣執意冒犯,如此,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,江南富庶的百姓,定會追求生活品質,選擇細糧為主糧。”
“百姓愚昧,豈能事事由着他們性子?”朱厚熜淡然道,“當世面上的糧食,都是混用糧,沒得選之下,漸漸就适應了。再說,雜糧既營養豐富,又提升了口感,價格還相對便宜,如何不可行?”
夏言啞口無言。
朱厚熜掃視衆人,問:“就此事,諸位愛卿可還有不同意見?”
“皇上聖明。”
“既如此,此事就由内閣主導,逐步在江南展開。”朱厚熜籲了口氣,微笑道,“如此一來,糧食問題便不再是問題了,對江南工商業的限制,也當放寬松一些才是。”
衆人:“……”
說到底,還是為了錢。
不過也是,近些年的國帑花費屬實巨大,且未來相當長一些年,朝廷的财政支出都不會小了……
小家為錢,大家也為錢!
百姓沒錢活不下去,朝廷沒錢運作不下去,怎能視金錢如糞土?
“唉,隻怕如此下去,會讓人心日益浮躁,仁義禮智信……逐漸喪失啊。”夏言憂慮道,“這無疑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動蕩不安。”
此話一出,滿堂沉默。
沒人否定,也沒人因此生出放棄工商業,扼殺資本的念頭。
當‘它’出現的時候,就不可能再消弭了。
~
許久,朱厚熜淡然道:“活下去才是正經,對百姓來說如此,對大明江山社稷來說,亦是如此,朕還沒聽過哪個王朝因百姓過得好而亡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