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
正月的尾巴寒意不減多少,哪怕是大晴天,陰涼處也透着寒涼。
三人落座在暖陽下,以酒菜調味,聊着往昔。
王守仁不能飲酒了,以茶代酒,勸二人多飲一些,稱女兒紅備了好多,保準管夠。
酒桌上,朱厚照的話最密,王守仁不時插上兩句,李青相對安靜。
一是這對君臣兼同學太久沒見了,當多給二人交談的機會;二是李青在思考對小雲的醫治之法……
李青愁的不行,同學倆卻談笑風生,笑口常開。
說他執迷不悟,還真不算冤枉。
“咳咳……李青!”朱厚照清了清嗓子,“你咋回事兒啊,闆着臉給誰看呢?”
“……”李青想發飙,可又不合适,悻悻道,“有嗎?”
“是有一些。”王守仁輕笑道,“人之常情,先生無需介懷。”
李青收起思緒,笑道,“倒也不是介懷,隻是……算了,喝酒。”
“這才對嘛,好好的重逢宴,當開心才是,想愁,回頭再愁,别在酒桌上愁。”朱厚照道,“久别重逢,最重要的當然是開心啦。”
“你可真是……沒心沒肺。”李青好氣又無奈。
王守仁微笑颔首,道:“說起開心的,還真有非常值得開心的事,本縣的普及教育非常順利,數十鄉鎮學塾全開,無一落下,時下都開課了呢。”
“這麼順利?”不止李青,朱厚照也是深感意外。
都是權力場上的頂級人物,深知這其中的阻力。
嘉靖十六年夏推行的國策,如今不過才嘉靖十八年春,就能有如此成果?
哪怕沒有阻力,也不該這麼快,這不合常理!
王守仁樂呵呵道:“誰讓咱餘姚有個好知縣呢?”
“誰呀?”
“楊慎!”
第290章
朱厚照的小九九
“楊慎……在餘姚?”李青驚詫。
之前是與朱厚熜說過楊慎的‘再就業’問題,當時議定的确是江南,隻是不想竟在餘姚……
狀元郎下地方這種事并不多見,且隻做一個知縣着實有些屈才,可聯想到這位仁兄對朱厚熜深深的傷害,倒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朱厚照也頗感詫異。
楊慎這個狀元郎還是他欽點的呢。
“好歹也是楊廷和的兒子,就算無緣政治中心,可也不該隻做個知縣啊,起碼做個知府才對……”朱厚照連連搖頭,“可惜了了。”
王守仁說道:“是有點可惜,不過,隻要皇帝不再記仇,楊慎後續肯定能高升,至少做個知府沒問題。畢竟是楊廷和的兒子,本身也有能力,當初一戰成名,積攢了相當大的名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