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點好啊,這不卷出财路了嘛。
對夏嚴的聯合刁難,李本有些招架不住,可時下的他,真的沒有退路了。
李本一咬牙,道:“皇上,永青侯一家大富大仁,然,李家之所以能大富,還是因為成祖開海通商,因為列祖列宗的治國有道,李家故才能有今日。故此,臣以為,可令李家擔起帶頭作用;
隻要金陵李家帶了頭,并堅定支持朝廷政策,與之相關的其他大富不同意也得同意。待形成一定規模,别的大富也隻能随波逐流了。”
此言一出,大殿立時一靜。
李家之富,人盡皆知,李家之仁,亦是有口皆碑。
金陵李家一不結黨,二不專權,甚至在朝堂都不具備話語權,可卻從沒人攻讦過李家。
倒不是心善,也非忌憚永青侯,而是……如若這樣幹淨的李家都受攻讦,其他富紳如何自處?
可李本的話,又不能反駁。
一時陷入僵局……
朱厚熜也在思考,思考李本的谏策帶來的收益……
除了擴大商會規模之外,這項谏策并未給朝廷财政帶來額外收入,可卻能有效減少支出,隻要堅定了富紳對朝廷的信任,未來财政即便出了一定問題,也有了周轉的餘地。
存進來是一兩,換走也是一兩,即便空轉,朝廷也是不虧……
退一萬步說,遙遠的未來,大明真若到了生死存亡之際,朝廷就是直接黑了,富紳又能怎樣?
就時下而言,這項谏策并沒多大用,因為朝廷本身并不缺錢,且相當富裕,錢也在空轉,可如此卻給大明王朝上了一道保險,一道抵禦危機的風險……
再者說了,短期還能回一波血呢,且不說新鈔發行,單就是售賣商會名額,就能賺他個盆滿缽滿……
朱厚熜怎麼想怎麼劃算。
“呵呵……李卿之谏策甚妙,朕深以為然。”朱厚熜輕笑道,“夏卿、嚴卿,你二人以為如何?”
夏言滿臉糾結,欲言又止。
嚴嵩卻搶先一步給出答案,“皇上聖明,剛才臣沒參詳透徹,經皇上這一解釋,臣才明悟其中妙處。皇上慧眼識人,李侍郎此策甚妙。”
皇上解釋了?
解釋什麼了?
夏言氣郁,恨不得撕爛這個牆頭草的嘴。
說好的一緻對外呢?
不隻夏言,諸多大員也很不齒嚴嵩的行為,簡直沒有一點立場。
朱厚熜收回目光,掃視群臣,笑呵呵的問:“諸卿以為如何?”
極短暫的沉默之後……
“皇上聖明!”
财政赤字是大事,關乎大明千秋,諸多大員雖各有不滿,卻也不好昧着良心說話。
能混到這個高度,沒有蠢人,哪裡不明白如此做的好處,而且在非常漫長的時間内,朝廷都不會為了錢失去公信力。
如此,對富紳來說,也算不上有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