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錦連連點頭,“快記上,記上……”
在記了,在記了……馮保下筆如飛,一刻不敢分神,連回話的時間都沒有。
黃錦收回眼神,問:“第三是什麼?”
“第三,朝廷需定期回購,不能讓富紳拿着新鈔去跟朝廷換,要朝廷将錢送上門,去回購商紳手中的新鈔。如此,才能更快,更高效的獲取商紳信任。”
黃錦輕輕點頭,問:“需要持續多久?”
“這得看第二條。”
“?”
李浩解釋:“待新鈔具有了貨币屬性之後,朝廷再上門回購,商紳便會流露出嫌麻煩的姿态,這時候,便可以不用按期回購了。”
“哎呀……妙啊。”黃錦猛點大腦袋。
小眼睛放着光,胖手搓個不停,“侯爺,還有要補充的嗎?”
李浩一口悶了一杯酒,呵着酒氣說:“第四,國策推行之初,朝廷必須要拿出一個偉岸光正的态度來。”
“比如……?”
李浩義正言辭的說:“朝廷如此,并不是為了錢,而是為了方便商會成員之間的交易,是為了扶持工商業……此外,商會之外的富紳,哪怕主動購買,朝廷也不賣,以此,來彰顯商會成員的特殊性,優越性。”
言罷,李浩又是一笑:“呵呵……反正,随着售賣商會名額的展開,能進的都會進,不能進的……也沒啥錢。”
黃錦大點其頭,朝馮保道:“侯爺這句就不用記了。”
“是。”馮保匆忙回了句,又寫了會兒,才長長呼出一口氣,隻覺手腕都要廢了……
相比馮保的身心俱疲,黃錦卻是心花怒放。
這麼久的司禮監掌印,加之近年來的努力上進,對政治已有了一定的見解。
黃錦瞧的出來,如若朝廷按照永青侯的建議推行國策,這項國策不僅能成,且成效定會超出預期,且整個過程會十分順利……
可又總覺着……好像還差點什麼。
黃錦一時想不明白,李浩卻直接給了他答案。
“萬事開頭難,亦或說……信任建立最初,往往不容易。”李浩緩緩說道,“李家受國恩重,如此利國之策,當仁不讓。前期,李家願意出面擔保,以李家家資,私下與商紳之間立下字據,為諸多大富兜底兒;
此外,李家還會以新鈔結算‘九五折’的優惠,催發相當一部分大富購買新鈔的意願,以點帶面之下,相信不用數年,便能徹底落實下去……”
黃錦一下子全通透了,再無疑慮。
同時,肅然起敬。
黃錦起身長長一揖,“永青侯之胸襟,之忠君,之……”
“好了好了……”李浩扶起他,笑道,“達則兼濟天下嘛,這不算什麼。”
黃錦深吸一口氣,用近乎發誓的口吻說:“請侯爺放心,相信朝廷,相信皇上,一定不會寒了忠臣之心,皇上肯定會補償李家的。”
補償什麼的我不稀罕,隻要他别黑我的本金……呃,有青爺在,他也不敢……李浩笑吟吟道:
“正事兒談的也差不多了,不若……吃點,喝點?”
“呵呵……侯爺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