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也能幫忙!”朱厚照說。
李浩哈哈一笑,道:“容我先醞釀幾日,做出一份詳細的計劃書。”
…
~
武當。
李青以中年人模樣上了山,掌門又換了,道号青玄,剛到知天命的年紀……
幸賴,李青對他陌生,他對李青可不陌生,一番交流之下,熟稔起來。
期間,李青亮明了一下真面目,不再對其隐藏。
青玄并不是很意外,李青的事,上任掌門臨終前告訴過他。
又聊了一些武當發展的事,李青讓掌門師弟叫來了之前随他下山的三十六個小師弟。
當初說好了,給他們一年時間考慮人生規劃,如今時間到了,李青也想知道他們的選擇。
“還是那句話,怎麼想,就怎麼說,不要有心理負擔!”李青說道,“哪怕想下山成家,我也是支持的。”
縱然是清修的道士,在山下品味了那麼些年的紅塵絢爛,也很難做到丁點不動搖。
李青尊重他們的選擇。
“留在山上、下山成家、繼續跟着我,都可以,遵從本心即可。”李青溫和說道,“若是想成家,會有一筆可觀的安置費,不要不好意思,這是大師兄該做的,也是你們應得的。”
一衆師弟點點頭,一一作出選擇。
事實證明,李青還是小瞧師弟們的道心了,三十六人之中,無一人留戀紅塵,道一至道二十,由于年紀上來了,選擇留在山上,回歸平靜生活。
餘下十六人還想跟着李青下山,平不平事,以修身、修心、修行……
修道多年,以及随李青走了那麼些年的他們,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與世俗之人并不相同,更追求精神層面的富足。
留下的人也隻是覺得自己歲數大了,精力不再充沛,恐拖了後腿,故才選擇回歸平靜的道士生活。
李青自然尊重師弟們的選擇。
同時,也有些愧疚。
坦白說,除了幫武當揚名之外,他貌似從沒履行過大師兄的職責。
一直都是甩手掌櫃,如今更是要受累一衆師弟。
沒辦法,現在還不是放手的時候。
李青想彌補一下,可又不知彌補些什麼,索性直接問:“你們需要什麼?”
一衆師弟面面相觑,輕輕搖頭。
山上什麼都有,吃穿用度都不缺,景好,人好,氛圍好,真沒什麼想要的。
随大師兄曆練多年的他們,修行方面該請教的都請教了,至于真氣的精進,更多是在個人天賦,且真氣和壽祿并無絕對關系。
除非如對李雪兒那般,一對一的高強度悉心傳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