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6章(第10頁)

商不與官鬥,刻進了骨髓,家裡有人做官,也不成!

可當這些棉麻落入百姓手中,百姓又拿着棉麻主動賣給他們賺差價時,這些個大富本就不太堅定的心,動搖了……

到了這個份兒上,很難再收手了,又是百姓主動自願,甚至求着他們買……那還猶豫什麼?

真就是東窗事發,也可以拿不知情搪塞,再不濟還能将責任推到百姓身上。

雙方可是簽字畫押,自願買賣,公平交易,大明律法一條沒犯,想來,朝廷也不好說什麼。

買!!!

以他們的财力,吃下朝廷府庫的棉麻并不吃力,百餘年的财富積累,可不是開玩笑的。

雖然棉麻價格高出了不屬于它的高度,但隻要能拿下定價權,他們依舊賺,且還是大賺特賺。

一船,一船,又一船……

棉麻從百姓手中過一遍之後,盡數流向大富。

卻在此時,另一種神秘力量也加入了進來。

——北方富紳!

因為信息差的緣故,他們錯過了這場盛宴,眼瞅着定價權被江南攥死,索性退而求其次,直接來個打包出售。

肉吃不上,喝口湯總可以吧?

當然,主要是棉麻價格夠頂了,且吃肉有‘挨打’的風險,喝湯卻沒有。

一艘艘裝着棉麻的蒸汽船,從北方流向南方,準确說,流向富庶之地的富庶之地——金陵、蘇州、杭州。

整個大明的棉麻儲備,一股腦沖進金蘇杭三地……

直至這時,這些個頂級大富,才真正感到吃力。

短短月餘功夫,這些個頂級大富的家族積累,就幾近被掏空,奈何,棉麻還是沒收購完。

不過,他們通過關系了解到,戶部那邊已經不從國庫調棉麻了,國庫的儲備,已經告罄。

再堅持堅持,再堅持一下……

收完散戶,就勝利了。

如此,又堅持了月餘,散戶手中的棉麻,終于收購殆盡。

恰逢此時,立冬了。

至此,大富們總算長長舒了口氣,終于啊……終于挺過來了。

接下來,棉麻的價格,就是他們說了算了。

不過在此之前,彼此要通個氣才行,不能自相殘殺……

~

小院兒。

朱厚照、李雪兒聯袂而來,将近來的情況,與李青、李浩詳細闡述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