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1章(第8頁)

“始皇帝給後人留下了三樣東西,一個是‘皇帝’,一個是‘受命于天,既壽永昌’的傳國玉玺,一個是‘統一’,此三樣,無論哪樣,都是任何男人都無法拒絕的緻命誘惑……”

朱厚熜斷然道:“撒出去的人,隻能是敵人,沒可能是自己人,不會有任何意外!”

“我漢人沒有佛郎機人那種随遇而安的品質,家國的觀念形成了數千年,數千年啊……你覺得去了海外,他們就會把海外當做自己家?呵呵,咋可能!”

朱厚熜輕歎道,“當他們出去的那一刻起,就會本能的去想、去盤算、去計劃,如何回家。”

李青沉默。

因為他根本沒辦法去辯駁,因為朱厚熜說的都是事實。

李青從不是什麼良善之輩,他的良善隻對腳下這片土地,隻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。

換作是他去了海外,并成為一方諸侯,也會想着如何讓大明更好些,而不是在原地經營,為當地人好,為自己的政權好。

就如朱厚熜說的一樣,這裡才是家。

不管走多遠,不管走多久,家就是家,這種觀念會一代代的傳承下去,直至有能力回家……

除非撒出去的人,占據不了主導,沒有話語權,可若是那般……也就不是殖民了。

且以漢人的智慧與能力,落地成王的難度并不大。

當一個人強大之後,最想做的就是‘衣錦還鄉’。

李青長長一歎,道:“你說的對,我是太天真了,可我……短期也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,來保持大明大幅度蓬勃發展。”

“先生的迫切我能理解,可這個辦法……實在有失你的水準。”

李青沉吟少頃,道:“要不,喚嚴嵩、徐階、李本他們過來,看能不能讨論個折中之法?”

朱厚熜心累道:“你咋就不死心呢,咱大明根本沒有這種土壤好不好。”

“試試嘛,集思廣益,又不損失什麼。”李青難得堅持……

第437章

大明未來的發展路線

朱厚熜有些無奈,苦笑道:“你這又是何必呢。”

“你咋那麼多廢話?”李青白眼道,“還能少塊肉怎地?”

“……”

~

兩刻鐘之後,内閣三學士受召而來,瞧見長桌上擺滿了新鮮又豐盛的食材,酒也溫上了,空氣中彌漫着佐料和羊骨熬煮過的誘人香味……

一個個如臨大敵!

他們了解皇帝,比皇帝了解李青都深刻。

前幾日才吃過宴席,今日皇帝又設宴,肯定沒安好心。

“臣等參見皇上。”

“呵呵……免禮免禮。”朱厚熜溫和笑道,“坐,都坐。”

三人稱是謝坐,心中愈發忐忑起來,無緣無故的突然示好,比龍顔大怒還要讓人心驚膽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