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青安慰道:“不是你笨,是我太了解他了。”
“你别怪皇上,他不似你,沒你活得長,也沒你看的遠,或許你是對的,可他也未必錯了。”黃錦說道,“皇上很辛苦,可他這般并非是怕辛苦,隻是……可能你們的出發點不同吧。”
“出發點确實不同。”李青歎了口氣,随即又是一笑,“路雖有千萬條,可終是殊途同歸,其實真沒必要糾結這個,當然了,他如此我完全可以理解,也不怪他。”
“你回去告訴他,我還是那句話,他不負大明,我不負他。”李青說道,“我更不會負了大明,不要在患得患失中内耗了,我不負他,曆史也不會負他,他的付出都是值得的,也是會被後人銘記的。”
“嗯,好的。”黃錦露出任務完成的輕松之色,笑吟吟舉起酒杯,“再來再來。”
李青白眼道:“就你這點酒量,還是算了吧。”
黃錦瞪眼:“少瞧不起人,沒聽說過酒逢知己千杯少嗎?你就舍命陪君子吧!”
“……好。”
黃錦:(。-ω-)zzz
李青:“……”
…
李青送走黃錦,又收拾了一下,然後發了陣呆,大年初一就這麼過去了。
随後幾日愈發寡淡,得益于老朱,大明的年假極短,很快就‘複工’了。
許是李青的話起到了作用,朱厚熜不再内耗自己,上朝第一天,就給了群臣一記重拳。
——科舉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緩,立即執行!
對此,群臣有心理準備,但如此之快,如此不講道理的推行,還是讓他們難以接受。
本來還尋思着,借機索取一些好處,結果整這一出……也隻能暗罵皇帝小氣。
發個大些的紅包就把俺們打發了?
誰在意你這點兒小恩小惠,你能再小氣一些嗎?
怎奈,‘群衆’之中有‘壞人’,皇帝本就霸道,又有李青虎視眈眈,再加上‘内奸’的一唱一和,短短數日功夫,诏書就成功頒布……
更讓群臣郁悶的是,翰林院、國子監中的翰林學子,皇帝一點點恩惠,就讓他們‘高潮’了,一個個幹的别提多有勁兒了。
按照這種态勢發展,怕不是明年就可以在文舉、武舉之外,再開一個‘科’舉了。
不過,文官集團也不是啥省油的燈,吃了這麼大虧,還不讓撈點好處,這哪行?
私下一陣商議之後,烏央烏央的趕赴連家屯兒,直接找上李青,開門見山——你提的主張很好,但以後别提了。
群臣如此托大,自不是老壽星上吊——嫌命長。
因為他們相信以李青的段位,絕不會做出沖擊王朝架構的事情來,笃定了李青不會發飙。
事實也确實如此,李青沒辦法發飙。
一個人再厲害,也不可能面面俱到,王朝的運轉離不開這些人,當初讓李青“體面”,那是要李青的命,李青怎麼都不過分,可這次不同,這次是純粹的政治博弈。
李青可以動用暴力,群臣也可以讓這項政策名存實亡。
哪怕李青擁有逆天的暴力,哪怕皇帝有着恐怖的政治手腕,哪怕兩人強強聯合,也做不到強行支配權力中心的所有人。
一時的成功當然可以,然,代價就是在這偌大的權力場,除了二人之外,沒人再把自己當場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