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6章(第7頁)

窗外不知何時下了雪,撲簌簌的輕微細響,為喜慶似火的家宴,更添了幾分溫馨,屋外冰天雪地,屋内紅紅火火……

飯足微醺之後,聊着一些沒營養的話題,舒心又安逸。

夾雜着不時響起的放炮聲,更是年味十足……

感覺還沒怎麼過,李青的‘大年初一’,就這麼過去了。

家宴散時,雪還在下,下了一整夜……

次日清晨早起時,都半尺厚了。

李青挎着裝滿祭品的竹籃,從檐下一躍至門口,去栖霞山講積攢許久的故事……

之後的日子,年味兒猶在,卻淡了幾分,朱厚照、小寶、李信也常來,待的時間卻都不長,最黏他的小寶,也不吵着跟他一起住了。

這也讓李青有大量的時間,幫助小雪兒修行真氣。

可真氣又能讓一個人多長壽呢?

李雪兒很早就不年輕了,早就是個小老太太了,小目标可不小。

眨眼,就到了吃元宵的日子,吃過元宵之後,年味兒就更淡了。

李雪兒逐漸忙了起來,李信也不再清閑,朱厚照從沒袖手旁觀過,也積極參與其中,還留出時間教小寶數學,朱載壡有了為之奮鬥的事業,整日拿個小冊子,寫寫畫畫,主打一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……

李青盡收眼底,為他們開心,有的忙從不是件壞事。

隻是他自己,卻不怎麼開心。

忙的時候疲倦,閑的時候空虛。

尋思着教一教小寶心學,小寶卻以自己還小,以後有的是時間學心學為由,讓祖爺爺多幫幫太姑奶奶,稱自己要将重心放在數學上,還炫耀朱爺爺的‘雞兔同籠’都難不住他了。

小孩子很懂事,大人也懂事,李家人都很懂事,一點也不讓人操心,可不被需要的感覺,卻不怎麼美好。

偶爾沒人的時候,李青也會念叨兩句,跟朱厚熜似的……矯情。

惡劣的氣候并沒有改善,冰寒極長,春暖極遲……臨近春末,才有了明顯暖意。

當初嚴嵩等人谏策,讓雜糧成為主糧,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,時下,效果極好。

可當李青真正去了解之後,才知道并非如此,百姓不是遵從朝廷國策,隻是單純的有憂患意識,隻是單純的怕餓肚子,才選擇種高産的粗糧,并以此為主食。

惡劣的氣候讓百姓不得不妥協,不得不舍棄一定程度上的口腹之欲。

不過,随着工商業的興旺,一些個娛樂性的精神享受,填補了缺失的‘幸福’。

人是情感豐富的動物,對精神享受的追求,猶勝于生理享受的追求。

這并不奇怪,就像李青上學那會兒,甯肯饅頭就水,也要省下錢去上網打遊戲。

當然了,理兒是一個理兒,性質卻完全不一樣。

在物質豐富的時代,李青那樣做是沒苦硬吃,是傻,時下百姓如此,卻非是傻,隻是苦中作樂。

知足常樂,這沒什麼不好。

在有限的資源下,去享受自認為更多的美好,挺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