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皇上聖明!”三人跟上馬屁。
朱厚熜卻一點也不覺得順耳,歎道:“節流有限,就要好好考慮開源了,李青說的那些,是可以給朝廷帶來額外收入,可若想保持以現有的體量繼續發展,根本不夠,遠遠不夠。朕不想大明因此而陷入停滞。”
頓了頓,“我想,三位愛卿也不願如此,對吧?”
三人拱手稱是。
徐階道:“臣以為,昔日祖宗花費數朝挽回的寶鈔,可以派上用場了。”
“臣贊同!”嚴嵩颔首,“永青侯也說過,錢就是用來花的,就如豐年備荒,災年救急,時下是該拿出來了。”
“臣……不完全贊同。”李本不合時宜的提出反對,“皇上,寶鈔可以印,卻不能海量的印,不然……太虧了。”
“虧?”朱厚熜皺眉。
嚴嵩、徐階也不明其意,“李大學士不妨說的直白些。”
李本想了想,道:“打比方說……要是有節奏的釋放寶鈔,可以釋放十貫,那一股腦的釋放,隻能釋放兩貫。皇上,寶鈔值不值錢,不在寶鈔自身,而在人,人們認為它值錢,它就值錢,反之亦然。海量釋放寶鈔,甚至都不用等到購買力下降,百姓就自發不用了。”
見君臣還是不太理解,李本隻好更直白一些,“人都有個心理預期,一下子釋放海量寶鈔,百姓會如何想?百姓肯定會想,今日釋放這麼多,明日也會……寶鈔的購買力定然很快下降。如此一來,百姓必定争先恐後的花掉寶鈔,改存銅錢,亦或銀子,花錢的這樣想,收錢的也這樣想。”
“恐慌一旦蔓延,市面上的貨币将會全是寶鈔,再加上朝廷不停釋放寶鈔……一下子就崩盤了。”
李本嚴肅道,“非是臣危言聳聽,隻要海量印鈔,這種情況幾乎是必然發生!”
都是聰明人,如此細緻入微的解釋,自然聽得明白。
這一下,
不僅嚴嵩、徐階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就連一向沉穩的朱厚熜,也慌了。
這是他,也是大明朝廷,最後一張能打的底牌了,不想,還沒打出去,手裡的王炸就變成了對三。
這種心情可想而知。
場面再一次寂靜。
這一次,這些個政治智慧點加滿的老狐狸,也沒了主意。
面面相觑,看到的都是彼此的彷徨。
你瞧瞧我,我看看你,最終,君臣三人不約而同地看向李本。
李本:“?”
你提出的問題,自然你解決……三人面無表情。
李本頓時頭皮發麻,硬着頭皮道:“皇上,永青侯臨走前,可有對您說什麼?”
“對經濟的認知,李卿不弱于永青侯。”朱厚熜說,“不要太神話永青侯了,他不比你強太多。”
李本:“……”
嚴嵩:“如此大事面前,李大學士就不要藏掖了。”
徐階:“我們三人之中,就屬李大學士與永青侯最聊得來,畢竟……你們是本家。”
攤上這麼個本家,我可真是倒了血黴了……李本郁悶的吐血,可又不能不言。
“臣以為,可發動商會的力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