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勝他許多。”李雪兒說。
聞言,朱厚熜嘴角上揚幾分,轉而道,“看來李小姐知道的挺多的,這麼說,李青帶回金陵的那人,你當也清楚了?”
“嗯。”
“他現在……如何?”
“挺好的,有事業,有家業,有長輩關懷,還有喜歡的人,幹勁兒十足,整日陽光開朗,整一個青春勃發少年郎……”李雪兒反問,“難道皇上就從未關心過?”
朱厚熜幹笑道:“相隔千裡,朕知道的終是有限。”
接着,朱厚熜斂去笑意,輕聲感慨:
“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說長長,說短也短。相較于他,我們的時間都太短了,彈指一揮間,韶華已逝……唉,有時候知道太多也不是好事,比如,大明的未來如何。如若朕什麼都不知道,或許就不會這麼累了。”
李雪兒怔了怔,緩聲安慰道:
“曆史已經證明,沒有萬古永存的王朝,沒有他,大明不會是今日之大明,有了他,于大明,于朱家皇室都是一件幸事,今日他能保一個,未來,他能保一群。正如今日金陵的朱壡,讓你放心且開心,遙遠未來之子孫……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?”
朱厚熜默然無言。
這些他自然明白,可對皇帝來說,當明确知道王朝注定會亡,這種滋味兒,又有誰懂?
“終是愧對祖宗啊。”朱厚熜呢喃。
李雪兒微微搖頭:“這何嘗不是大孝?列祖列宗的勵精圖治,包括皇上你,都會載進史冊人心。後世人提及大明,不會有對漢唐的哀其不幸,不會有對兩宋的恨其不争。大明一路高歌,長盛數百年,壽終正寝……給後世人留下了璀璨的曆史,珍貴的遺産,後世人提及大明,莫不頌之,如此輝煌,如此風流,還不夠?”
朱厚熜怔然良久,苦笑颔首:
“夠了,足夠了。可是人啊,總是貪心不足,總是好了還想好,得了千錢想萬錢,做了皇帝想成仙,修仙,修仙,終是黃粱一夢……”
好半晌,朱厚熜才平複下心情,道:“朕常常作想,當兩萬萬被李青調動起來的生民,終有一日無法再穩中向好,當萬萬生民欲壑難填之時,又是怎樣一番景象?李青又如何自處?”
李雪兒不禁流露出哀傷之色,怔然良久,也隻道了句:
“他總有辦法。”
“總有辦法……”朱厚熜怔然出神。
“皇上,茶來了。”黃錦端着茶來,奉上茶道,“這是陳茶,不過味道也還行。李小姐,這是你的。”
李雪兒颔首緻謝,接過淺啜了口,微微點頭。
随着黃大胖子過來,沉重的氣氛也随之消散,順帶着也沒了話題可聊。
姑侄品着茶,一時沒了下文。
黃錦見自己一過來倆人就不說話了,撓了撓頭,走到檐下台階前一坐,雙手托着下巴,面朝太陽,無聊發呆。
李雪兒瞥眼瞧見,忍俊不禁。
想了想,說道:“皇上,永青侯之前上疏,提議建造鐵路,通蒸汽機車,收到批複後,李家一直在趕工……不知何時正式提上日程?”
一聽又是花錢的項目,朱厚熜深感疲倦,無奈道:“再等等吧。”
“大概多久?李家也好有個準備。”
“……建造鐵路、通鐵軌車,也是李青的主意?”
“嗯,對此他相當看重。”李雪兒認真道,“随着氣候的持續惡劣,寒冬運河受阻時間怕是會越來越長,未來,數月行不得蒸汽船都是有可能的,提前布局陸路,非常有必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