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哎?這不一樣。”李青懶懶道,“我這個人啊,哪都好,就是名聲不好,那群人寫我也都是春秋筆法,不信你去看實錄,一股子的霸道權臣味兒,比霍光還濃……”
聽着李青的抱怨,李時珍有些想笑,又有些心酸,不由感慨道:
“衮衮諸公也逃不過名利二字,未必大奸大惡,卻也多有私心,如侯爺這般……怕是再難找第二個了。”
“你咋比我還悲觀呢?”李青好奇道,“照理說,你也沒見識過官場黑暗啊?”
李時珍蹲坐在土石上,指着遠處大地,怔怔道:“這一路所見所聞,夠黑暗了。廟堂、地方,隻有大小不同,沒有本質區别。”
李青詫然,繼而欣然,道:“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裡路,翰林院、國子監的那些讀書人,可說不出來這麼有水準的話。”
“呃……隻是有感而發,沒啥水準。”李時珍有些不好意思,“侯爺面前,不過是班門弄斧罷了。”
“事實嘛。”李青哈哈一笑,問道,“這些時日,一有空閑你就寫寫畫畫,是在準備醫書吧?”
“嗯。”
“書名想好了沒?”李青厚顔無恥道,“要是沒想好,我可以給你起一個,不要錢的,隻需在書封上寫上是我冠的名即可。”
李時珍哭笑不得,點頭道:“書名是有了,不過侯爺若覺得不夠好,也可提提意見。”
李青灌了口水,抹抹嘴,道:“說來聽聽。”
“本草綱目。”
李青死去的記憶忽然悸動了下,繼而鮮活……
李時珍讪讪道:“侯爺可是覺得這個名字不太好?侯爺,侯爺……”
連着喚了好幾聲,李青卻是沒丁點反應。
末了,蹦出一句讓李時珍完全不明所以的話。
“如果華佗在世,肥胖都被醫治……”
李時珍:“?”
這咋跟華佗扯上了?
好像華佗流傳下來的醫術丹方,沒有類似本草綱目名字的啊……
這時代沒有版權意識,但大多有骨氣的文人,基本都不會蹭前人熱度。
李時珍苦思冥想。
李青翻來覆去就那兩句,之後的歌詞怎麼也想不起來了。
不過,也正是因為這首歌,李青真正想起了李時珍是何人來了。
好一會兒,李青停下碎碎念,認真說道:
“本草綱目……好啊,名字好,書也好。本草綱目要寫,得寫……”
李時珍顧不上奇怪李青為何會有如此轉變,問道:“這個書名,是不是跟誰撞了啊?”
李青籲了口氣,呵呵笑道:“是撞了,跟李時珍撞了。”
“?”
“哈哈……逗你玩呢,沒跟誰撞,這書名極好,反正我是取不出更好的書名了。”李青笑着說道,“選它,就選它,非它不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