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2章(第2頁)

張居正抿了口酒,道:“肅卿兄是指日益拮據的國帑,對吧?”

“不錯。”高拱神情嚴肅,“殿下為這個愁的不行,皇上……又一意孤行,君臣矛盾愈演愈烈,殿下夾在中間,很是難做啊。”

張居正笑了。

“恕我直言,太子根本沒必要操這個心。”

高拱皺了皺眉,“何也?”

“縱觀皇上禦極數十載,可有昏聩之舉?”張居正笃定道,“皇上打的什麼牌,内閣不知,六部不知,太子殿下不知,你我亦不知,可有一點可以肯定,皇上絕不是感情用事的皇帝,更不會被情緒左右,皇上如此,自有如此的理由。”

高拱:“可錢總不能憑空變出來吧?”

張居正說道:“相比皇上不顧社稷江山,我更相信皇上能憑空變出錢來。”

高拱苦笑連連。

張居正卻是認真道:“肅卿兄和殿下還是沒抓到重點。”

高拱微微一驚,“什麼?”

“太子就是太子,沒有登基之前,一切都存在變數,太子可以立,也可以廢,景王還沒就藩呢。”張居正把玩着酒杯,淡淡說。

聞言,高拱面色大變。

“所以啊,目前太子真正要做的是體諒皇上,支持皇上,不辭勞苦地為皇上減負,彰顯自己的才幹,證明自己的态度。”

張居正說道,“還沒登基,還不是皇帝呢,就想着為臣子說話,甚至不惜讓皇上妥協,這是一個太子該幹的事兒?如此,皇上如何作想?”

高拱不禁生出一身冷汗。

“可是……太子真沒有籠絡人心的心思,真就是單純的想緩和君臣關系,一心為了大明的社稷好啊。”

高拱情緒有些激動,因為太子如此,也有他的一部分‘功勞’,可他也着實沒啥壞心思。

“肅卿兄不必緊張。”張居正呵呵笑道,“皇上明察秋毫,自然不會誤會了太子,也不會遷罪于你,不過……太子如此,難免會讓皇上不快。”

“君與臣,素來都是相互依存,又相互對立的關系,英明的君王不會與臣子打成一片,不會與臣下融洽相處。皇上能明白太子的好心,卻不會喜歡這樣一個太子。”

張居正說道,“太子當務之急,是要獲得皇上的肯定,能力與否且不談,态度必須要有,要端正。”

高拱怔然許久,重重點頭,歎道:

“太子殿下确是有些心慈面軟了,可這也是諸多大員,尤其是徐大學士給他造成了壓力,太子正是因為負責任,才如此。”

張居正含笑點頭,道:“能理解,站在殿下的角度上,對臣下過于冷眼相對,也不好,我倒是有個辦法。”

“哦?太嶽有何高見?”

“簡單,效仿皇上。”

高拱呆了呆,繼而啞然失笑,大點其頭:“這法子無賴了些,可卻能起到奇效,畢竟……就連徐大學士也是如此。”

“徐大學士可以拿臣子之道搪塞,太子不僅能拿臣子之道做擋箭牌,還有孝道。”張居正說道,“太過宅心仁厚,吃虧的隻能是自己,拿永青侯來說,他什麼時候照顧過諸多大員的心情?相反,大多時候,永青侯都是讓這些大人物不痛快,這些人奈何他了嗎?”

“可是太子……”

“永青侯能如此,太子更能如此。”張居正正色道,“永青侯的權重非常大,可明面上還是臣,太子是什麼?是儲君,是君,何以不能?”

高拱默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