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人比他更知道皇帝最喜歡聽什麼。
真要是想聽實話,也不會問他黃錦了,皇帝比誰都清楚。
果然,朱厚熜微微笑了。
“這麼說……用不多久,朕就可以考慮退休的事了?”
“必須的啊。”黃錦說道,“皇上您就是啥也不幹,由您鎮着,朝局就不會有亂子。”
“是啊……”朱厚熜幽幽感慨,“太子終是仁弱了些,未來隻能下放權力與臣子共治,提前上崗既是為了讓他适應,也是為了讓群臣适應。”
“皇上聖明。”
黃錦奉承道,“經皇上調教,我大明的官員個個精明強幹,太子有福了。”
“有福了……”
朱厚熜苦笑點頭,歎道,“福兮禍之所依,禍兮福之所伏;臣子精明強幹是好事,卻也不是好事。”
黃錦撓撓頭,說道:“不是還有李青的嘛。”
朱厚熜沒否定,也沒肯定,隻是惆怅道:“幸運的是有李青,不幸的是有李青。”
“……”
黃錦幹脆不接話茬了。
果然,朱厚熜兀自多愁善感沒一會兒,便主動換了話題,問道:“你說,李青此刻在幹什麼,想什麼?”
“這個點兒……應該在睡覺吧。”黃錦說。
“……能不能聊?”
黃錦幹笑道:“奴婢又不是李青肚子裡的蛔蟲,哪知道這些啊?”
“你總是朕肚子裡的蛔蟲吧?”
“……是。”
黃錦隻好道,“奴婢知道皇上是怕李青再擴大财政開支,可奴婢覺着……這也不是壞事啊。”
“哦?黃公公有何高見?”
黃錦不好意思地抓了下胖臉,悻悻道:
“皇上,縱觀咱大明十朝以來,開支好像就沒小過,太祖朝如此,成祖朝更是如此,仁宗宣宗雖收斂了太多,但總體來說也比前朝、前前朝支出大,之後英宗……花費也挺大的,中宗朝開支也非常大,成化朝亦然……十朝以來,祖宗們要麼夯實大明基石,要麼平定禍亂,要麼發展經濟,要麼挽救大明寶鈔……開支從無小過,可大明的财政稅收卻是逐年壘高,一朝勝過一朝,皇上你說,這說明什麼?”
朱厚熜還是第一次被黃錦質問,一時有些發懵。
“說明什麼?”
“說明花錢是對的啊。”黃錦理所當然的說,“奴婢不懂政治,也不懂經濟,不過,十朝下來,足以證明李青的邏輯是對的。”
朱厚熜怔怔道:“什麼邏輯?”
“越花錢,越有錢。”黃錦說。
“啊?”
朱厚熜實不敢苟同,可又無法反駁,一時尬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