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不挺好的嘛。”
“時下當然好,真正打起來……怕又是一回事兒了。”戚繼光無奈道,“衛所頹喪日久,臨時招募的兵源更是……太久不經戰事,狠勁兒不足啊。”
第578章
抗倭英雄并不古闆
戚繼光說道:“久無戰事,江南又太過安逸,這些個衛所兵與莊稼漢沒好哪裡去,至于臨時招募的……就是莊稼漢,說句心裡話,我心裡還真沒譜。”
李青怔然片刻,失笑道:“不至于吧?你怎麼如此沒自信?”
“也不是沒自信……”戚繼光歎道,“日本國戰亂七八十年了,七八十年的磨砺,其殺心之重,狠勁兒之濃,絕非眼下這支軍隊能比,我不是擔心輸,隻是擔心傷亡過大,若是慘勝,那便是輸了。”
李青默然。
情況确實如此,一個生活在戰火不斷地亂世,一個生活在富足安穩的盛世,其戰場表現自然懸殊甚大。
狠勁不足,是客觀事實!
再高明的戰法,再精妙的戰陣,到底還是要人去執行的,放下鐵耙拿起武器是一回事,拿起武器去戰鬥、去厮殺又是一回事。
戰争核心要義就是殺人,這些沒見識過血腥場面的人,說句難聽話,臨陣崩潰也不是沒可能。
何況,半個多世紀的亂戰之下,倭人兇殘狠辣的特性,已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。
别看現在許多都是走私商人,可一旦這些走私商人變為倭寇,所展現出的一面,絕對讓人悚然。
李青深吸一口氣,說道:“血性、狠勁兒,都是在戰火中磨砺出來的,剛開始吃虧在所難免,可隻要度過初期階段,就你的練兵之法,絕對能碾壓倭寇。”
“下官對此并不懷疑。”戚繼光苦澀道,“可吃虧的代價太大了啊。”
李青無言。
許多時候就是這樣,享受的同時也在失去。
太平盛世之下,武德自然會流失,這根本沒辦法避免,尤其是江南區域。
頹喪的又何止是台州衛所,整個江南區域都是一個樣兒。
可盛世之下,如何激發武德?
沒有土壤,強行激發出來,用武之地何在?會不會平地起禍事?
文官勢大,武德就充沛不起來,武将勢大,則就會威脅太平盛世,實在是難以兼顧兩全。
宋何以以文抑武?就是吸取了唐亡,及亡之後的教訓……
李青苦澀歎息:“世間難得兩全法,時代如此,非你之過,不過也沒必要過于憂心,頹喪的隻是衛所,并非大明軍隊,至少邊軍還是相當能打的,還有水師,全方位領先一個維度的水師,其戰力放眼世界,也是妥妥的第一梯隊。”
戚繼光沉吟道:“水師也許久沒有曆經過戰火了啊。”
“哎?這不一樣。”李青說道,“水戰與陸戰的戰争邏輯完全不同,水戰更注重戰船、火器,極少有短兵相接的情況,再者,大海之上退無可退,不是你死就是我活,如此情況下,隻能殺敵。”
“嗯……的确,海戰的話,我大明确實無懼任何人,奈何,倭寇不會跟咱們正面打海戰。”
李青啞然。
“我算是看明白了,你根本就沒擔憂過輸,你隻是擔憂赢得不夠漂亮,怕戰損比過大,是吧?”
戚繼光理所當然道:“我大明如此強盛,打一個小小的倭寇,若還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,那豈不丢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