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一幕,他亦羨慕,甚至嫉妒。
這種君主和子民齊心同力的場面,這種頑強英勇的軍隊,這樣的精氣神……
任誰見了,也很難無動于衷。
可問題是這種精氣神,隻能在苦難的土壤中才能長出來,繁榮的太平盛世,很難催發而出。
世情不允許!
退一步說,在繁榮太平盛世中催發武德,真的好嗎?
也不是!
一個不慎,便會強烈沖擊到太平盛世。
好比魚和熊掌,往往不可兼得。
李青能想到的平衡之策,便是塑造一個‘潛在威脅’,在保證盛世的前提下,不至于徹底丢了武德。
之前與朱厚熜說的未來海戰論,也是出于這個心理。
事實上,就大明現在的體量,佛郎機不到山窮水盡之時,根本不可能與大明正面硬剛。
但佛郎機終有山窮水盡的一天,因為科技革命沒徹底掀起的當下,殖民化發展局限很大,且财富大多進了大明口袋……
“轟轟轟……”
火炮聲響起,吸引了二人注意力。
李青屏息斂神,極目遠眺,神情嚴肅。
片刻後,嚴峻的神情稍稍緩和,面部線條也逐漸柔和……
還好,這邊火炮比之大明,還差着一段距離,射程隻有兩裡上下……
第591章
耐心的較量
伊麗莎白并沒有照顧李青二人,演講之後就登上剛服役的戰艦,然後在近海航行,把二人晾在那兒……
同為政客,李青理解對方的做法,隻遠觀,并無愠色。
态度什麼的都是虛的,他要的是實惠。
李雪兒輕聲安慰:“這邊的火炮明顯不如大明,鑄造工藝是一方面,可更多是因為冶鐵工藝。”
“不錯。”李青微不可察地點了點下巴,“不過這種領先卻不可長久持續,造不出來可以買,有了範本之後再模仿就容易多了。”
“大明可以不賣啊。”
“蒸汽機的圖紙何以流出大明?”
李雪兒一時無言,沉吟了下,道:“想來女王巴結,也是為了這個吧?”
“你這就小瞧人了,她的胃口和野心大着呢。”李青說道,“經濟上,科技上,軍事上……人家全要。”
“都要?”李雪兒微微一驚,狐疑道,“初一見面,她就和盤托出了?”
“自然沒有,昨夜宴會她什麼都沒說,不過她的眼睛告訴我,她要的很多。”李青笑眯眯道,“這也不是壞事,一分錢一分貨嘛,大明打開大門做生意,還怕訂單多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