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修認下:“……若從之龍為更賢德的明君,有何不可?”
他的心的确有欲,貪圖從龍之功,可他何錯之有?人心不能有欲麼?
希家家主垂目看他:“希家家訓,希家子弟不得弄權。”
權術之上,常染血霧。
“今日你認為他是更賢德的明君,明日另外的人認為别人是更賢德的明君,再要改朝換代又如何?權勢會增長人心貪欲,哪怕是修士也不能免俗。希家家訓,非亂世,不從龍。”
“修士有搬山倒海之能,絕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蔑視凡間的一切,自以為是。”
“帝王将相,一道政令能令千人死、萬人生,前往插手帝王争權,各種因果你負擔得起麼?”
希家家主的話語擲地有聲,希修辯無可辯。
但每人心中之道都不同,他年輕氣盛、智珠在握,自然覺得希家家主過于墨守成規。
希家家主再道:“希衡,若是你,是否會插手改變凡間之事?”
那時的希衡,還不是後來清冷端方、修真界殺人最多、救人最多的華湛劍君。
希衡被點名,走出幾步:“會。”
希衡明知家主之意而反駁,自然也犯了希家規矩,希家家主道:“跪下。”
希衡跪下聽訓。
希家家主壓着火氣:“你又有何見解?”
希衡不卑不亢:“人活于世,若不改變世間,何不茹毛飲血、被發跣足?修士不随意插手改變凡間之事,是心存對天理因果之敬畏。”
此話有理,希家家主點頭。
希衡再道:“可若修士見人間哀鴻遍野、易子而食,也不去改變,一味避開因果,獨善其身,又何嘗不是擔負了另外的罪孽?”
“衆人皆懼因果,但我不懼。”希衡平靜說出此語。
希衡道:“世間一草一木一人一魔,自降生而起就擔負因果。
花有花的因果,木有木的因果,若要棄絕因果,就得眼睜睜看着世人受難而不插手,至親痛苦而不相助,無情則無因果。”
“這樣無情的修士,哪怕成道,不過是得了漫長歲月苟活,成為天道命理的看客。”
這時的希衡,不過是金丹初期修為,還沒有到後面不斬三屍、看破無情道是棄大道而擇小道的境界。
但也足夠可怕了。
不懼因果……完全為希衡以殺證道埋下道種,如何不令人側目。
希家家主思索再三,再看希衡,她果然一身冰冷劍氣、氣度高華,但根本不是儒雅文靜的儒修。
如她這樣的修士,不懼因果,很容易落到殺淵之中殺人不手軟。
成則大道,堕則邪魔。
“你為劍修?”希家家主問。
“是。”
“你也會在未來幹涉帝王之事?”他再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