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(第2頁)

起初,倒是使得惡行惡人被削弱。

但漸漸,無人敢再作惡、無人敢當惡人後,那些人找不到惡去行好事,拿不到青天鑒的“獎賞”,便動了歪心思。

他們開始“養惡”

比如,街邊賣吃食的攤販故意做事馬虎一些,等到食客吃到刺哽住喉嚨,他們再充當好人送去醫館。

比如,醫館裡的大夫收購中草藥時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收一些次等的藥材來,等病人服用幾十帖還不見好後,他們又出來免收接下去的藥劑的錢,充當好人。

再比如,衙門裡看守故意迷迷糊糊,放跑犯人,再去抓回來。看守糧倉的人迷迷瞪瞪使得倉庫出了鼠患,自己再捐出自己的糧食。

無論是天道、青天鑒都隻能窺測行動,而不能查其心理,賞善罰惡也是論迹不論心。

因此,在這種情況下,這些人做了“好事”

再被獎賞。

他們更加如附骨之疽,更加養惡自重,明明青天鑒不停地賞善罰惡,世間的惡反而越來越多,死的人也越來越多。

世間越來越烏煙瘴氣,青天鑒用盡手段也難以消弭頹勢。

這場賭局,希衡勝了。

她獲得了自由身,從青天鑒畫地為牢之處走出去,眼睜睜看着青天鑒陷地三尺,将這些人和外邊的土地隔絕開去,放逐他們。

青天鑒道:“為什麼?”

為什麼賞善罰惡,反而會招緻這些人養惡?世間為何有如此惡心、如此下作之人之事?

希衡道:“人性使然。”

“昔日永州有蛇,蛇患成災,年年都有人死于毒蛇。後來官府貼文,捕蛇則受賞,起初,永州人大肆捕殺毒蛇,毒蛇漸漸消弭。可惜很快,人們便蓄養毒蛇,抓去官府交差,官府禁蛇反倒越禁越多。”

她說這話時,沒有一點厭惡,也沒有一點贊同,平靜得像是在闡述一個司空見慣的道理。

無論是大善還是小善,若無智慧,若不通曉人性,最後都會變成傷己的尖刀。

青天鑒一時都不知曉她的心究竟是冷還是暖。

青天鑒着實被傷到了,連驅逐、隔離那些人也無法緩解它心頭的郁氣。

一連幾日,青天鑒都消失不見。

希衡則從畫地為牢處離開,跋涉于山水之間,看世間風土人情,權當作讀萬卷書、不如行萬裡路。

等青天鑒再次出現時,它俨然已經愈好了心頭的傷口。

它道:“我知曉了,昔日之錯,是在于我讓别人認清了我的規則,我所賞者,不該如此赤裸,而該在冥冥因果之間。”

“人族,是聰慧狡黠之族,讓它們摸清了我的規則,它們就要從中牟利,接下來,我将更為小心,昔日之錯不會犯了。”

它說這話時,希衡坐在樹下,樹上挂着豐碩累累的果子,有青有紅,個頭都不太大,想來十分苦澀。

希衡在練劍訣,心靜神定,無論青天鑒說什麼,她連眼也沒睜開。

青天鑒屢次受挫,在這個界内,它雖忌憚希衡曾是界主,但似乎也隻能和她說話。

何況,青天鑒作為禮陽煉制出的寶物,其實它心底知道希衡是什麼人……

它道:“你為何如此冷漠?你難道不想世間真正海晏河清、全無污濁嗎?我們在探索,哪怕探索的過程中有失敗,我也會不斷改進。你怎麼沒有一絲熱忱之色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