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(第6頁)

北山精靈一蹙眉,輕歎一聲,果然還是這樣。

他說:“願聞其詳。”

希衡說:“我所修兩道,第一道為殺道,第二道為人道,人道,便是明知不可為而為,人道明明知道人性本惡,卻要從中尋找善,人道明明知道世間如修羅地獄,卻試圖尋找到仁和禮,再依靠殺和劍,讓世間海清河晏。”

“所以,我不認為世間隻有一個追求就是活着,世間所有人,可以通過靈脈修習力量攀登高處,修習劍者成為劍仙,修習術法者成為法聖,而後,劍仙和法聖等等再通過這力量,去維持世間的穩定平和,讓山河無憂。”

“就像是神明,神明吸收了世間大量的力量,也應該用力量去維系世間的正常運轉。如此,天道保證世間的公平與制衡,神明處理天道無法處理的禍患,這樣,世間才既能存活,又有理想與意志。”

“至于神明的約束問題,神明完全可以和天道互為制約,甚至可以出現監察的神明。”

希衡的話娓娓道來,北山精靈聽懂了。

天道有天道的抱負,這位劍君也有和天道同樣大的抱負。

天道是想直接斷絕靈脈,讓世間變得更好管束。

這位劍君則是認為世間的萬物不該因為好管束而自我閹割,世間萬物有權利攀登高處,至于怎麼保證他們攀登高處?那是天道和神明的責任。

如果把世間比作一個國家,那麼,天道和希衡就是有不同治國理念的君主。

人道,和天道的确并駕齊驅。

希衡:“天道也有莫大的風度,天道選擇在成神大劫中斷絕靈脈,劫,便說明這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,天道執白棋,修士執黑棋,雙方誰都可能赢。”

天道并不是沒給修士存活的可能性,否則,文天書也無法做出預言。

這次成神大劫,劫中人不隻有神明預備役,也有天道,更有這天下千千萬萬的修士。

北山精靈将希衡的話在心裡腦裡過了幾遍,扪心自問,這位華湛劍君所講述的世間神明分工、上行下效、相互制約的确更加吸引人。

這樣的世界有更多可能性,更加豐富多彩。

北山精靈也不由之神往。

可北山精靈到底活了太久的歲月,它經曆了巫族和巫妖的劫難,看見了當初的天塌地陷。

所以,北山精靈歎氣:“劍君,你在某種程度上說服了我,我也一直敬佩着你的為人,可我是大山的精靈,頑固的化身,我見識過上古時巫族作亂,天崩地裂,也見過正魔兩道神明之首出手後,巫族就全軍覆沒。”

“那場浩劫,天道作為制衡世間的道,卻無法插手,隻能任由事态發展,我懼了。”

“我是頑固不化的北山精靈,我看見天道在這麼多年裡對世間的把控,世間在天道的維持下一直沉穩運轉,這是我看到的成功的過去,而劍君所說的美好的未來,我并未看見,所以,我仍然會選擇執行天道的命令。”

北山精靈說:“哪怕,我順着這條路走下去,靈脈斷絕後我自己會消亡,但我也甘之如饴。”

為道而亡,何嘗不是一種圓滿?

他身上漸漸浮現出一股磅礴的山川之力:“劍君,動手罷。”

這場仗,希衡和北山精靈都不想打,但不得不打。

北山精靈認為天道和希衡的人道都是對的,但它作為頑固的北山精靈,隻見過天道成功。

所以,北山精靈此時選擇襄助天道。

希衡知道這是必行之舉,拔出天湛劍,天湛劍秋水盈盈,湛然如神,這是修真界最美的一柄劍,經曆了破裂、融入青天鑒,再被禮陽以希衡的道補全。

沒有人想和這柄劍為敵。

劍和劍君,都經曆了完整的磨難、新生,已經沒什麼能打倒她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