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希衡是個赴湯蹈火涉向理想的人,她的腦海裡沒有争風吃醋、男女小愛,她愛慕的是玉昭霁,但也不會接受玉昭霁濫殺無辜。
希衡一愣,她看見玉昭霁的急切,然後解釋:“我并不是問你這個,我隻是覺得當初你遇見像我的魔,就和兇神遇到像冰神銀姬的織仙情況類似,兇神是被天道算計,你的情況也類似,我想知道之後你是怎麼處理的,并不是擔心你濫開殺戒。”
希衡認識玉昭霁這麼久,當然知道他是怎樣的魔。
玉昭霁勾唇,聽見希衡的解釋,他随之心神搖曳。
玉昭霁輕輕說:“我大約能猜到你是什麼意思,隻是,你也要理解,我縱然是大魔,也想在你心中是更好的魔。”
更好的魔。
會更為得你青睐。
這句輕語落在希衡耳中,直接燙穿到心底,她回應:“你已經最好,無需更好。”
這句自然而然的情話,在此時天火流炎時從希衡手中說出,難免讓她覺得不合時宜。
希衡正色:“我們繼續觀看事情的走向。”
神明隕落和兇神、冰神銀姬密不可分,而兇神和冰神銀姬如此親密,如果希衡是天道,想要對付神明,肯定也會離間兇神和冰神銀姬。
織仙,會是這枚天道的棋子嗎?
神和仙不同,仙,是斬三屍而成,三屍是修士的善屍、惡屍、自我屍,是修士的所有欲望。
仙,斬滅三屍、不再有感情、不再有欲望,也不再涉及紅塵俗世的所有因果,這樣的仙,當然是逍遙自在,因為一旦不插手任何因果,哪怕連師門、百姓都死在自己面前,仙也不插手因果,那仙當然會活得長長久久、逍遙順遂。
可希衡、玉昭霁這樣的修士早知道,仙,不過是傀儡而已。
仙無情,不插手因果,但是,這世界、天地怎麼可能願意将力量給一群隻顧自己逍遙的仙呢?
所以,仙不涉因果,但得聽天道之令,順從世間大勢發展。
神則不同,神經曆的苦修比仙更多,神明保留三屍,有情有欲有心,但神明之所以是神明,就是因為成神前經曆無數劫難,這些劫難印證了神明有責任心、心有大愛、可以承擔起神明的責任來。
神明,也自然不受天道約束。
綜上所述,神和仙泾渭分明,織仙受命于天道,長得又像冰神銀姬,很有可能擔任離間的職責。
希衡專注看向兇神和織仙的發展,見她沒了談天說地的興緻,玉昭霁也很識趣不再多說。
其實,在玉昭霁看來,勞逸結合才是合理之舉。
以玉昭霁和希衡的眼力,說句奇怪的話,哪怕他們一邊談情說愛,都能把整個事情看得一清二楚,不漏下一點細節。
山谷中。
織仙被兇神叱責,織仙很快調整好心态,看來兇神并不喜歡和别人用這樣的相處方式。
織仙也不生氣,有禮有節地朝兇神道歉,但是兇神昂着頭,并沒把織仙的道歉當一回事。
織仙隻能再說:“上神若要出谷,定要小心,外面亂至極點,天下災禍四起……”
兇神懶得聽她啰唣,問:“既然天降流炎,各地生災,為何冰神銀姬沒出來管束?冰神銀姬和這火球有什麼關系?”
希衡聞言道:“看來兇神也察覺到火球裡的冰神神力,這天火流炎縱使灼熱,卻無論如何掩蓋不了正道神明之首的神威,即便是一絲。”
“何況對方是早就交手萬年之久的人。”玉昭霁補充道。
交手萬年,愛意糾纏,哪怕冰神銀姬化成灰,恐怕兇神也能一眼認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