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章(第8頁)

希衡:“道。”

道,連每位神明都在追逐道。

可是道是什麼,沒人說得清,道可以是一場春雨,也可以是一場烈火,千變萬化,乃衆生之基,天道也不過是道的一種。

神明不解,道怎麼會插手這些事呢?

希衡解釋:“初代的神明至強至尊,卻因為過于強大,世間之力無法供養初代神明,于是初代神明選擇坐化,以神力反哺世間。由此可知,這世間縱然再無什麼存在可以制約神明,但若是神明的存在使得天下的道失衡,那麼,留給神明選擇的就隻有兩條路,要麼主動坐化,要麼和這世間一起消亡。”

飛升而來的神明們都有悟性、有慧根,也都聽懂了希衡所言。

現在,全天下最強的的确是神明,可如若因為神明的強大,導緻這世間出了事,那神明也無立錐之地。

頭戴花冠的神明問:“初代神明獻祭的是自己,第二代神明呢?”

第二代神明,也就是兇神長明和冰神銀姬那一代。

希衡道:“第二代神明誕生時,天下有巫族,有天道,有神明,正是三足鼎立、相互制約的時代,他們相互制衡,哪怕沒有明文條約規定什麼事能做,什麼事不能做,他們也不敢太過放肆,原本,巫族、天道、神明應該在長久的戰争過程中,漸漸明晰規定,彼此制約,但它們走錯了路。

先是巫族滅亡,遺留下來巫妖之禍,再是神明滅族,使得上古八神遺毒作祟,就連看似全身而退的天道,心中也被種下執念,導緻了今日之禍。

所以,我和玉昭霁都認為,兇神長明冰神銀姬他們,是沒有正确看清神明之劫,渡劫失敗,這才滅亡。”

人有人的劫,神也有神的劫……

看似是渡不完的劫,可實際,道無窮無盡,神明也需要在無盡的追逐中永葆本心。

神明們有的沉思,有的點頭。

那名頭戴花冠的神明再問:“那麼,神君所說的我們需要付出一些自由,也是應劫?誰是推動劫難的人?”

劫難,總要有一個具象化吧。

這次成神大劫的推動者是巫妖,可現在天下,誰有資格來推動神明的劫難?

希衡看向十萬大山的方向:“過往神明的骸骨、死在這次成神大劫中的人、魔、妖,都将成為推動此劫的力量。”

希衡收起籠罩在十萬大山上的神力,這些神明們也終于看到,十萬大山之中蘊含着一股可怕的力量。

這股力量呈現五彩之色,潛藏在山體之中,将整個十萬大山都籠罩在其中。

而且,這股力量并非隻對準神明,也對準天道,浩浩蕩蕩,無可匹敵。

那名花冠神明疑惑:“這是什麼力量?”

希衡回答:“規則之力,你可以理解為天規。”

花冠神明皺眉:“天規?”

希衡掌握的是毀滅的力量,所以,對于規則之力,其實還是玉昭霁了解更多。

她示意玉昭霁來解釋,玉昭霁也隻能暫時擱下筆,為諸位神明講解新的天規。

玉昭霁眼中的黑日大放光澤,看向十萬大山的方向:“天規,顧名思義,就是約束神、仙、天道的規則,我們需要付出的部分自由,就是天規所不能允許的部分,比如胡亂殺人,比如因情廢公,比如怠惰職守,也比如天道所犯的一意孤行。而天規的産生,從剛才而始,不可避免。”

第435章

魔皇

神明們更加不解其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