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(第5頁)

一個滅世?

兩個截然相反的神職,為何會同時出現?

玉昭霁沉吟一下:“救世和滅世的範疇是哪裡?”

雖說神職中說的是救世和滅世,但在玉昭霁感應到的範圍中,并不是真正大到覆蓋整個世界。

玉昭霁閉眼,再精确感應并鎖定到更細緻的位置——

凡間王朝,金麓。

恰好,希衡這時也回答:“是金麓王朝。”

玉昭霁細思:“昔年我曾去過凡間的王朝,那時,最鼎盛的王朝就叫做金麓,如今金麓王朝居然還沒被疊代。”

他看向希衡:“巧的是,我的神職感應到的職責是兩次救世。”

這下,連希衡也感到了疑惑,她對自己需要行使滅世的神職不意外,因為希衡掌握的本就是毀滅的力量,讓她救世其實才更奇怪。

希衡也想知道,一個小小的金麓王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,需要她和玉昭霁去行使救世和滅世的職責。

神明之間各有職責,比如木神玄葉真君,如今的玄葉真君,她的職責就是司掌天下之木。

而像是救世和滅世這樣過于大的職責,隻能希衡和玉昭霁去做。

希衡和玉昭霁互換消息:“金麓王朝雖不處于危險的修真界,靈氣稀少,但是,凡塵俗世的欲望、殺戮,也滋生了許多精怪,為對應這些精怪,金麓王朝道佛林立,修者受王朝驅使,來收服精怪。

可是,金麓王朝的天武皇帝年過中旬,迷戀長生,又被怪道進了讒言,大肆搜刮民脂民膏、甚至童男童女,來為他煉制長生丹藥。

天武皇帝不仁,但是金麓王朝樹大根深,一時之間,海内民生多艱,天地如熱湯,蒸熬萬千百姓,我所感應到的第一個神職就是滅世:滅金麓王朝天武皇帝,滅王族血脈,滅怪道亂佛。”

希衡數了數她要殺的人,極多,極多。

希衡也沒有殺人的愧疚感,她早就殺過許多邪魔外道,自然也殺過許多包藏禍心的人,現在,神職所感應到的殺機,都是因果循環,氣運颠倒,沒什麼好愧疚的。

天武皇帝為帝不仁,為一己之私,放任手下人擄掠童男童女,使得骨肉分離、百姓哀恸,自該死不足惜。

天武皇帝在各地爆發民怨後仍然穩坐帝位,也有皇族盡興擁護他的原因,所以,皇族也必須死。

至于剩下那些怪道亂佛,不過是假借着道、佛的名義,在皇權面前鑽營,去搜刮民脂民膏,将在皇權那兒鑽營受的委屈,都加倍還給百姓。

這樣的怪道亂佛,同樣死不足惜。

玉昭霁聽完希衡要殺的人後,點頭:“這是你第一次滅世,看來,哪怕你殺了這些人之後,金麓王朝也不會徹底滅亡。”

玉昭霁道:“因為我的救世神職,就是救助在金麓王朝風雨飄搖、戰亂四起時,那些被精怪、兵禍禍害的百姓,我将……建立新的王朝。”

希衡心中的迷霧漸漸散開:“也就是說,你将轉世下界一次?”

她點頭,“看來你我同時接受到的神職果然相互聯系,我也需要下界兩界,第一次就是滅世之時,第二次就是救世之時,但我的救世職責,不是救助那些受兵禍精怪威脅的百姓——這個神職由你去負責就好,我的職責是救助那些曾經冤死化為精怪的魂靈,它們的力量已經足夠大,如果它們不被解決,它們的力量将徹底爆發,将整個金麓王朝變成不亞于怨鬼界的地方。”

話說到這裡,就很清晰了。

希衡要轉世下界兩次,完成自己先滅世、再救世的任務。

玉昭霁需要至少轉世下界一次,完成救世、改換王朝的任務。

希衡道:“既然我下界的時間比你早,那麼,我先去一步。”

海面波濤粼粼,陽光遍灑,希衡若白鷗綻翅要進入下界,玉昭霁在海浪和流霧中抓住她的袖子:“等等,我也需要轉世兩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