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(第6頁)

她在暗中瞥了希衡一眼,不知希衡會否覺得她做得不夠好。

希衡則根本沒有理會竹喚青的小眼神,她在兩位謀臣間端水:“喚青之計乃奇計,隻是不好實施。田先生心細如發,是我手下謀臣之最。”

守山人默默掏出一個小本本,在上面寫着:端水。

守山人一路陪着希衡走到今日,它是一塊好學的石頭,頗有大智若愚的味道。

它學得慢,就慢慢學,把希衡所做的點點滴滴都記下來,回去慢慢學。

守山人記筆記時,希衡稍微看了它一眼,眼裡劃過一道暖意。

這些年,希衡和守山人的關系倒是越來越好了,其實如果不是希衡當初的修為太高,給自己下的封印太猛,此刻她一定已經恢複記憶了。

竹喚青一直在關注希衡的一舉一動,不由問:“法師在看什麼?”

希衡收回目光:“沒看什麼,我隻是在想解鈴還需系鈴人。”

竹喚青和田名對視,異口同聲疑問:“解鈴還需系鈴人?”

希衡打開另一堆奏疏,遞給田名,讓他和竹喚青一起看。

希衡道:“這裡是碧水城真正的守城将軍的一切信息。”

竹喚青下意識反問:“碧水城的守城将軍不是郭源嗎?郭源是一名老将,最擅長的就是守城,他的風格十分穩重,曾經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,固守城池半年,活生生趁着敵軍疲憊時,深夜開城門偷襲……”、

竹喚青說到一半,便發現了問題所在。

如果守城的将軍真是郭源的話,那麼,怎麼會有這樣的風聲放出來?而且絕不是用來迷惑人心的風聲,這些日子,城中也有些逃兵試圖怯戰,全被那位守城将軍給斬了。

這位守城将軍将他們的人頭懸挂在城樓門上,任由起被烈日暴曬,暴雨澆打。

這種酷烈的刑罰之下,絕不是穩健的心态,而是恐懼,因為守城将軍的心慌了,所以他采用這些超絕狠辣的手段來掩蓋自己的恐懼。

但他又确實要死守此城。

竹喚青眼中全是迷惑:“難道郭源年紀大,已經故去了,守城的是他的孩子?”

希衡道:“你看便是。”

竹喚青連忙低頭看這個奏疏,隻見奏疏的開頭一行便點出了現在真正的守城人的信息:諸葛清。

諸葛清,當今的十一皇子,他的生母是當今的吉妃娘娘,母家不顯。

原本吉妃娘娘也盛寵,諸葛清的日子也好過,可後來,随着宮中新人越來越多,如花的鮮嫩面孔越來越年輕,吉妃娘娘也失了寵愛,甚至被皇帝認為不吉。

諸葛清也被皇帝認為會克父。

天武皇帝便把他打發到碧水城,本意是把他排除在權力的中心,沒想到諸葛清知恥而後勇,他到了碧水城,反而利用皇子的身份,一步一步謀劃,成為了碧水城實際的控制者。

如果這還是一個太平盛世的話,諸葛清靠着碧水城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,那麼,在奪嫡之争中也會有一争之力。

可惜這是亂世。

他還沒來得及奪嫡,希衡的剿皇軍就已經殺入了城下,諸葛清很清楚,自己是皇子,所有人都可以投降,就他不可以投降。

因為别人投降尚且有一條活路,他投降就隻有死路一條。

而且,他的母妃還在京城呢。

他為了他的母妃,也要血戰到底——碧水城和京城有很大的信息差,吉妃娘娘的死訊并沒有傳到諸葛清耳朵裡,因為吉妃死後,吉妃的所有親信,也全都被天武皇帝殺了洩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