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衡說的照舊,指的是軍隊軍紀方面,那位将軍自然立刻遵守吩咐。
希衡的軍隊軍紀絕對算是最嚴明的,嚴明的根源在于她不缺錢糧,别說蕭郡作為根據地,就說希衡抄了這麼多世家大族,錢糧也夠她用了。
古往今來的軍閥,想要錢糧,無非三種法子,第一種就是自己種,在自己的城池發展經濟,這條路最穩當,可是壞處也就在于時間太長,有時候根本來不及等着地裡的莊稼成熟。
第二種法子就是靠贈送,比如一些家族有遠見、願意支撐某軍閥,用錢糧換取未來的地位。
前兩種法子都很溫和,可最後一種法子,也是被曆來軍閥用得最多的法子,就是搶。
要麼搶平民,要麼搶世家大族,要麼就是都搶。但大多數有遠見的軍閥,不會和世家大族真正鬧翻臉,威脅威脅,拿到好處也就罷了,反而是平民遭殃最多,不隻要被搶,還要被殺,被屠城。
可希衡完全不是這樣的軍閥。
她根本不怕得罪世家大族,對那些罄竹難書的世家大族來說,希衡抄家絕不手軟。
這樣的行為,讓希衡被不少世家抵觸,卻也大大緩解了她的錢糧壓力。
很快,希衡的軍隊就去徹底接手了碧水城,而在這一片井然有序的規則中,還有一抹難以消弭的血色。
那就是郭将軍。
一個木制托盤被呈上來,端着托盤的士兵滿臉青灰,嘴唇發抖。
他手中的木制托盤處傳來極大的血腥味。
張将軍心中生出不好的預感,看向這個士兵,他記得,這個士兵是老郭的親信。
張将軍此刻也顧不上諸葛清和希衡了,立刻問:“這是什麼?”
士兵哭喪着臉:“是……郭将軍的人頭。”
張将軍心道果然如此,他虎目含淚,掀開木質托盤上的黑布,黑布之下,果然是一顆鮮血淋漓的人頭,正是郭将軍。
希衡也聽說過郭将軍的名諱,立刻看來,諸葛清更是大為震撼:“郭将軍為何如此?”
那士兵道:“郭将軍自戕之前,說,他生受君恩,也受殿下之情,卻要打開城門,作叛将之舉……郭将軍說,唯有一死,能夠抹平他的罪孽。”
這位郭将軍願意為了碧水城中的百姓打開城門,也會為自己背叛了軍人的天職去死。
他實在是一個和張将軍完全不同的将軍。
這樣的人太忠義了,也太好了,亂世裡,越是忠義的好人,越容易被逼死。
張将軍把眼淚活活給憋回去:“這老郭,我就說他天天捧着本書讀,是讀傻了!”
張将軍和郭将軍是多年的好友了,可是,他們經常意見相左,有時候喝酒都喝不到一塊兒去,可是,再多的小摩擦,都無法掩蓋當初郭将軍和張将軍多次在戰場上同生共死的情誼。
如今郭将軍自戕,張将軍悲痛之餘,也有些自責。
他在想,是不是自己之前一意要讓城中百姓死,才使得郭将軍走了絕路?
張将軍越想,越痛苦,早知都要打開城門,他何苦如此?郭将軍也就不會死了。
希衡發現了張将軍的不對勁,現在郭将軍已經死去,如果張将軍再因為自責,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情來,那她就又折損一員大将。
希衡可是打算收編張将軍的,張将軍和金麓王朝有仇,這一點就足夠張将軍被希衡使用。
希衡及時開口:“郭将軍為民而死,我們自該妥善處理郭将軍的身後事,我聽說郭将軍在城中也有二子?”
諸葛清點頭:“郭将軍和他的兩個兒子,都是難得的虎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