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章(第1頁)

玉昭霁有時候不彈琴,便由希衡吹箫,玉昭霁則去舞刀,或者給希衡作畫。

他們成婚以來,這是第二次這般如夫妻一樣相處,兩人對彼此的了解和愛意都更加深沉濃厚,也更明白他們不做正事時,是什麼樣的姿态。

玉昭霁褪下魔族君主的責任和權力,如同知情識趣的富家少爺,溫和體貼,極少見霸道之色。

希衡褪下劍君的冷如冰霜,便是頗有意趣,調香烹茶,多為風雅。

兩人行使神職幾十年,在金麓王朝天天不是砍别人就是被别人砍,也算終于休息了半個月。

雖說玉昭霁還舍不得這溫存的時日,但希衡無法避免的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。

這問題一直埋藏在希衡和玉昭霁心底,哪怕半月以來不說,但其實也從未消散過。

終于,這一日,玉昭霁撫琴完畢,循琴聲而來的飛鳥都還沒來得及盤旋而去時,希衡收了劍,坐在玉昭霁的琴凳旁邊,兩人共用一個琴凳。

玉昭霁并不挪開,不給希衡騰一半的位置出來,反而很是打蛇随棍上以手擁住希衡的腰。

希衡倒随他去,隻是道:“曾經諸神學會修煉自身之力,聯通宇宙,可是,漸漸,天地無法負荷這樣的重擔,你我如今修煉此法,也該設法,避開這一結果。”

第568章

白帝

如果無法改變這一結果,那麼,要麼希衡和玉昭霁放棄更深的修煉。

但是,哪個修士、哪個神明能夠在明知正确的修煉方法時,還會固步自封,繼續沿用錯誤的修煉法子?

大道之旅,不進則退。

而且,如若是之前神明們沒有思考出如何避開這一結果呢?相當于他們找到了正确修煉方法,卻沒有找到更進一步的、平衡和天地關系的法子。

用一句簡單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:第一劫的神明,隻走了五十步,沒有走到一百步。

第二劫的神明,也就是兇神長明和冰神銀姬那一次的神明中,大多數神明都沒有發現更能往上走的修煉法子。兇神長明被情愛所困,也沒有發現,冰神銀姬倒是發現了端倪,但是,她還沒有繼續驗證,就身死道消了。

那一劫的神明之中,反倒是巫族,最接近第一劫的神明。

可惜巫族和神明相互傾軋,再加上還有天道作為第三方勢力,一直攪弄風雨,所以巫族徹底絕種。

剩下的神明,就是希衡和玉昭霁這一波神明,也可以被稱作第三劫的神明。

玉昭霁不必思考,便說:“我們不能放棄正确的修煉之法,不隻是為了追逐大道,也是為了存活。第一劫、第二劫神明正是因為沒有真正掌握這一正确的修煉法門,所以才魂歸天地,憑白有和天地同壽的名頭,卻沒一個真正的做到。”

希衡深以為然。

可是,怎麼才能做到避免第一劫的神明的悲劇呢?

希衡想了又想:“第一劫的神明是因為天地無法負荷他們的力量,從而選擇自我坐化,哺育世間,但他們哪怕自我坐化,都沒有選擇去往天外之天,尋找另外适合他們生存的一方天地。”

希衡目光沉沉:“而曾經去過天外之天,尋找樂土的人,我知道兩個,一個是希家老祖,他驚才絕豔,但是在去往天外之天後仍然後悔,所以千方百計想要奪舍我。另一個曾經去往天外之天,甚至在宇宙之中飄浮數十萬載的神是淩虛神君,他同樣後悔。”

玉昭霁點頭:“所以,去往天外天,是錯誤的選項,我們哪怕繼續修煉此法,也得繼續以此方天地為主。”

兩人同時陷入沉思,怎麼才能讓此方天地能負荷得起他們的力量?

希衡道:“此消彼長,以前第一劫神明的悲劇就在于自己的力量增強,天地的力量卻沒有增強,也許,我們可以設法尋找到增強天地力量的法子,從而讓我們和天地的力量達到一種平衡。”

隻要是平衡,那就不會再重複曾經的悲劇了。

玉昭霁也正有此意,但是他也不算樂觀:“為天地增強力量……前無古人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