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章(第4頁)

“好了。”希衡連忙岔開此話,她望向别處,表面風平浪靜,但是實際上耳根已經紅完了,“我們快些去文淵閣。”

說完,希衡就大步走開。

玉昭霁急忙跟上去,他不再起逗弄之心,而是寬慰道:“你何必覺得不好意思,他們說的本來就是實話,如今四海升平,河清海晏,百姓們能坐在茶館内聽書,正是盛世景象,你該感到高興才是。”

希衡也知道玉昭霁說的後半段是正确的,但對于前半段,她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苟同。

玉昭霁道:“這倒奇了,你從來就是被一路誇贊過來的,修真界人人誇你,神界人人誇你,你以前早就習慣,安之若素,為何今日如此的不好意思?”

希衡輕輕歎息:“我在修真界和神界時,所有人同為修士、同為神,他們雖誇贊我,但我知道他們誇贊得事出有因,可我身為神明,來凡間行使一次神職,豈不如同大象來到螞蟻群,這種情況下,我得到一些誇贊,我隻會覺得汗顔。”

因為希衡覺得神來插手人世間的事,本就算是降維打擊。

玉昭霁則不贊同:“當初你我來到金麓王朝,難道不是封印了修為和記憶?更别提後來還有鬼君、淩虛神君以及上古東海遺澤,這些事哪一件不棘手?”

兩人正說這話,文淵閣已經到了。

文淵閣太過重要,有重兵把守。

但是這些訓練有素的精兵看不見希衡和玉昭霁,文淵閣門上的門神倒是看得見他們,但門神心知他們是誰,所以并不阻攔,一氣放行。

希衡和玉昭霁進入文淵閣。

文淵閣之中藏書太多,兩人分門别類尋找,很快找到了增強天地力量的隻言片語。

這些隻言片語之中,還有好些是錯誤的。

比如某一任國師記載的方法,就是朝神明借力——這樣的方法怎麼可能增強天地力量呢?

這位國師應當是想借助神明的力量來維護帝王的統治,僅此而已。

希衡和玉昭霁仔細看過這些記載下來的事例和方法,一條條的篩查,終于找到了一條靠譜的、也許能增強天地力量的方法。

第570章

演化成功

希衡和玉昭霁看到這條記載時,意識到,這也許是唯一一個能增強天地力量的方法。

這一任國師的方法說簡單也簡單,因為要大量移山搬海,對神明來說,不過是小菜一碟。

可是,這一任國師服務的是人間的帝王,人間帝王也許能窮其心力挖大河,也能挖空幾座山峰,但是,大規模的移山搬海,當時的人間帝王無法做到。

所以,這一任的國師并沒有受到重用,而且被人誣陷,卷入皇儲之争,沒多久就推出午門斬首了。

他的弟子們雖然有些繼承了他的衣缽,但是,卷入皇儲之争的罪名實在是太大,包括國師的徒弟,也一個都沒跑掉,全部被殺了。

後來的國師、道人吸取了這位國師的教訓,再不提什麼移山搬海的法子了。

所以,這個法子,還是一個從來沒有付諸實踐的半成品。

這位國師的想法如下:天子要加強白帝力量,斬其餘龍脈,可是,世間的發展生生不息,哪怕是今日斬了其餘龍脈,但是,随着山川的演變,始終會出現新的龍脈,所以,這位國師認為,不能敵動而我被動。

他提出,與其坐看山川的演變發展,不如自己插手世間山川的發展,讓山川的變化全部随着自己的心意來動。

比如說,将整個王朝境内的山川河流,整體打造成一個“籠子”的形狀。

河流就是籠子上的欄杆,非龍脈的山峰就是籠子的鎖。

這些山川河流一起,合力将王朝境内所有龍脈全部關在籠子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