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(第7頁)

周圍沒有人,侍衛太監都離的遠遠的,所以朱允熥放低了姿态,像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,口中叫着舅舅。

又一聲舅舅,兩個從小跟随常遇春南征北戰的漢子,雙眼通紅,雙肩微微顫抖。這個孩子,可是當年他們的姐姐,拼了性命也要生下的孩子,這個孩子身上,也流着他們常家的血。

常森啞聲道,“無礙就好,你可千萬保重!”

“外甥命苦!”朱允熥抱着丫頭們,苦笑着說道,“沒了娘,現在又沒了爹,沒爹沒娘的孩子,誰還疼我!”

“說啥胡話?”藍玉上前,紅着眼珠,慢慢地正色說道,“孩子,娘親舅大,沒了爹娘你還有舅舅們,還有俺這個舅姥爺!俺們疼你,俺們照看你,俺們幫你!”說着,看看左右,“哼,要是哪個不開眼的,敢給你臉子看,看俺們咋收拾他!”

說完,冷冽的目光望向奉安殿内,呂氏和朱允炆落座的方向。

怪不得此人在曆史上,那麼大的功勞都被朱元璋殺了。要知道此處可是宮中,不管邊上有沒有人,你藍玉身為臣子都不能說這種話,往小了說你這是嚣張跋扈,往大了說你這是目無君長。

雖說藍玉話裡話外都是對朱允熥的關切之情,可是言語間的肆意,和目空一切的神态,實在太過狂妄。

此時又有兩個六旬老人快步走來,兩位老人雖然已是須發皆白,但是步伐铿锵有力,絲毫沒有老态。

朱允熥腦子中瞬間湧現起兩個名字,這二位分别是,宋國公馮勝,颍國公傅友德。都是大明朝皇朝出生入死,戰功赫赫的老臣。

第4章

大将軍藍玉

“三爺,身體可無恙?”傅友德,馮勝,二人都是一臉關切。

這些老臣,幾乎都是看着朱允熥的父親朱标長大,内心之中,都把朱标當成了晚輩。

也更把朱允熥這個朱标的嫡子,當成晚輩。

朱允熥颌首示意,“有勞二位國公惦記,無恙!”嘴上雖然沒有親熱的話,可眼神之中的感激和謝意,溢于言表。

這些老臣都是看着他父親長大,在大明帝國尚未鼎立的歲月中,朱允熥的父親朱标就是坐在這些人的戰馬上,見證了大明王朝的赫赫武功,也是在這些人的呵護下,漸漸成長為合格的,不可動搖的儲君。

愛屋及烏,這些人愛戴朱标,這份愛心自然在朱标死後,轉移到了朱标的嫡子朱允熥的身上。至于朱允炆,大概此刻在他們眼中隻是一個普通的庶子,有朱允熥這個大明皇族和淮西勳貴聯姻的嫡子,朱允炆這個母族出身不高的庶子,他們能看得上?

剛說了幾句話,朱允熥餘光看見,又有人過來,都是走路急沖沖的勳貴,都是開國的淮西集團武将。景川侯曹震,鶴慶侯張翼,東莞伯何榮,楚國公廖家一脈。

“不好!”朱允熥忽然驚醒,“樹大招風,自己和舅舅說兩句話沒什麼,但是大明開國的這些将領和後裔,都圍過來,一個不小心,就會給别人落下口舌!”

深宮之中步履維艱,步步驚心,不可大意。于是告罪一聲,抱着兩個丫頭,邁步進了奉安殿。

“哎,三爺怎麼走了!俺還沒給他磕頭呢?”

幾個武将緊趕慢趕,還是隻看到了朱允熥的背影,景川侯曹震大聲說道。

“小聲些!”傅友德性子沉穩,出口說道,“今日,咱都得收斂起大嗓門!”

大将軍藍玉看着奉安殿裡痛哭的人們,皺眉道,“三爺從小沒娘,現在又沒了爹,他年紀尚幼,深宮大院中不知道多少人要準備算計他!”說着,已經咬牙切齒,“太子爺雖然沒了,可是咱們這些人,深受太子爺的恩德,要照看好他留下的這唯一血脈!”

“這還用大将軍說!”景川侯曹震哽咽道,“洪武十八年,二十年,俺兩次犯法,要不是太子爺護着俺,早就被砍了腦袋了。太子爺在俺聽太子爺的,太子爺不在了,俺就聽三爺的。”

東莞伯何榮也開口說道,“沒太子爺,俺哪來腦袋上的爵位!太子也走了,俺一顆心就跟着三爺,倘若萬歲爺有恩典,讓三爺就藩。俺這鳥伯爵也不做了,跟着三爺去做個守門的,算是報答太子爺的恩情!”

縱觀上下五千年,朱标不但是地位最穩固的太子,也是最得人心的太子。朱元璋脾氣暴躁,這些跟着他打江山的人,又都是些大老粗,有時候難免觸怒于他。每次,都是朱标從中化解,保全了不少人。

尤其是那些武人,武人打仗捍不畏死,但是隻要閑下來就難免惹是生非。

像東莞伯何榮他們這樣的武将們,以前是連李善長胡惟庸等人都不放在眼裡的,動辄罵娘,惹急了操刀子直接沖進人家府邸。

若不是太子朱标眷顧他們軍功在身,多次求情,隻怕早就被洪武皇帝宰了祭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