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(第4頁)

男孩還好,兩個年幼的丫頭,小手小臉上都沾滿了灰塵,被淚水沖成一道一道的。

“來,三哥抱!”

朱允熥蹲下身子,将兩個妹子抱在懷裡,緩步前行。

朱允熥這具身體,有些廢柴,抱着兩個丫頭顯得有些吃力,腳步有些踉跄。

可是他依舊緊緊的抱着妹妹,一步一個腳印。

這一幕,讓送葬的百官看到,無不稱頌。

長兄如父,吳王殿下憐愛幼妹,身體力行,堪稱佳話。

“太子爺呀!三爺長大啦!”

這一幕,也讓朱标生前的東宮屬官,和一些親近朱标的老臣,再次痛哭起來。

送葬隊伍中,武将之中藍玉和常氏兄弟等人,看到這一幕,也都紅了眼眶。

藍玉看看周圍,都是他們這些淮西出身的武人,小聲說道,“哎,你們誰琢磨琢磨,皇上給三爺這個吳王到底啥意思?”

東莞伯何榮眼珠轉轉,“俺們這些大老粗上哪琢磨去!封王還不好?還是吳王!咱們皇上以前就是吳王!”

“你他娘地!”藍玉大怒,搖頭道,“跟你們這些人,就說不到真格的!”随後,又看看左右,“去,請詹徽大人過來,俺有話請教!”

第10章

儲君之位詹徽,大明吏部尚書。

洪武皇帝朱元璋在晚年廢除了

流行千年的丞相制,設立六部,六部大臣直接歸皇帝管轄,更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和皇帝的權力。

大明開國不過二十餘年,統一天下時間更短。

文臣武将沒有那麼泾渭分明,而且這些人達官顯貴之間,也有着根深蒂固的關聯。所以當藍玉傳話請詹徽過來,後者二話不說,一個正二品的文臣,直接到了武人的隊伍裡。

“老詹!”藍玉靠近些,小聲說道,“你讀書多,認字也多,你給咱們琢磨琢磨,皇上給三爺這吳王的封号啥意思?”

詹徽看看左右,“吳乃是萬歲登基之前.........”

“說點幹貨,恁讀書人就是這麼墨迹!”藍玉瞪眼道。

詹徽也不惱,他倆是姻親,繼續說道,“依在下看來,怕是皇儲之位,要落在皇孫的頭上!”

“那不是應該的嗎?”景川侯曹震道,“吳王是太子的嫡子,當然........”

說着,隻見詹徽搖搖頭,“皇孫未必是皇嫡孫,侯爺難道不知道,昨兒皇上還封了二爺為淮王!”

衆人頓時有些發怔,淮可是他們的家鄉。

從根上說,他們都是淮人。

一個是皇帝登基之前的國号。

一個是大明皇族老家的封号。

還真不好說呀!

“俺不管那些,反正俺就認吳王,天王老子也不好使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