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(第9頁)

有官的地方就有貪,偏偏這位皇爺最恨的就是貪。即位以來,多少官因為銀子兩字,抄家滅族,掉了腦袋。

甚至有的官員因為貪污赈災銀子,直接被皇帝點了天燈,扒皮給百姓做了鳴冤鼓。

可就算是這麼殺,地方上還是不長眼的繼續貪。

今日皇爺忽然說道克扣二字,可是又哪裡冒出了貪墨案,皇爺又要殺人?

想到此處,幾位大明的大臣冷汗連連。

實在是被這位皇爺殺怕了,他老人家動起刀子來,那可真是人頭滾滾。

誰知,朱元璋卻沒了下文,反而繼續問道。

“吏部,你怎麼看?”

吏部尚書詹徽趕緊道,“臣以為有利也有弊,陛下聖心獨斷,臣不敢妄言!”

這老油條一樣的話,頓時讓朱元璋大感心累。

他這皇帝是真累,臣子們都不明白他的心,事事都怕擔責任,事事都要他做主。

無聲歎息,朱元璋卻沒發作。

對黃狗兒說道,“去,傳吳王來!”

吳王?

下面幾個臣子對視一眼,這事和吳王有什麼關系?

“折子是我家老三寫的!”朱元璋的話音響起,似乎帶着些驕傲地意味,“既然是他寫的,咱也讓他來說道說道!”

吳王寫的?

臣子們頓時有些目瞪口呆。

盡管這折子中許多不切實際之處,但能寫出這樣條陳的人,一定是積年的官吏,認清官場民生之人。

可是沒想到,居然是吳王。

吳王?

吏部尚書詹徽腦子轉轉,他原來就是太子在世的時候提拔起來的,一向和太子的姻親們走得很近。

擡頭偷偷看看禦案,心中一橫。

“啟禀陛下,臣以為奏折很多可行之處!”

第23章

真正的考驗

”蕃人,不隻是高麗,琉球那些人!”

大學堂裡翰林學士們還沒開始講課,幾個小屁孩王爺圍着朱允熥,崇拜的看着他口若懸河。

前一世的朱允熥本也是個愛說愛玩的性子,對小孩格外有耐心。這一世這深宮之中本就步步驚心,又要心思缜密,雖然錦衣玉食可日子實在太揪心。

和這些小孩說說話,也算是解悶。

“知道泉州港嗎?”小王爺們眼睛瞪得大大的,亮亮的,朱允熥滔滔不絕,“泉州港在閩地,原來是天下第一大港口,什麼樣的蕃人都有,紅毛綠眼,棕發高鼻。”